当前位置:首页 > 物化练习题
物化练习题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1. 等压过程是指:( ) 。
A. 系统的始态和终态压力相同的过程; B. 系统对抗外压力恒定的过程;
C. 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的过程;
D. 外压力时刻与系统压力相等且等于常数的过程。
2. 系统经某过程后,其焓变?H = Qp,则该过程是 ( ) 。 A.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B.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C. 真实气体等压过程; D. 封闭系统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 3. 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 只有等压过程才有焓的概念; B. 系统的焓等于系统所含的热量;
C. 系统的焓等于系统在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D. 在等压且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系统吸收的热在数值上等于焓的增量。 4. ?H??nCp,mdT公式可用于计算:( )。
T1T2 A. 真实气体的变温过程; B. 任意系统的可逆过程; C.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D. 等压进行的化学反应。
5. 物质的量为n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等压升高温度,从T1至T2,?U等于:( )。 A. nCp,m?T; B. nCV,m?T; C. nR?T; D. nRln(T2 / T1)。 ????U可能不为零的过程为:( )。
A. 隔离系统中的各类变化; B. 等温等容过程;
C.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D.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7. 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过程为:( )。
A. Q?0; B. ?U?0; C. W?0; D. ?H?0。
8. 对于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下述提法正确的是: ( )。
A. 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热和功的过程; B. 系统的温度改变,内能变化值不为零; C. 系统的压力不变; D. 系统对外作功。 9. 热力学能及焓同时守恒的过程为:( )。
A. 隔离系统中的各类变化; B. 等温等压过程;
C. 节流过程; D.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10. 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U和?H的值一定是:( )。
A. ?U?0, ?H?0; B. ?U?0, ?H?0;
C. ?U?0, ?H?0; D. ?U?0,?H大于、小于或等于零不能确定。
???? 11. 已知反应H2(g) +1OH2(g)?2O(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Hm(T),下列说法中不正 ??2确的是:( )。
??(T)是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B.?rHm(T)是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A. ?rHm??? C. ?rHm D. ?rHm (T)是负值;(T)与反应的?rUm(T)数值不等。
? 12. 已知反应C(石墨) +O2(g)??下列说法中不正(T),?CO2(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Hm确的是:( )。
? A. ?rHm(T)是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B. ?rHm(T)是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 C. ?rHm(T)与反应的?rUm(T)数值不等;
??D. ?rHm(T)与反应的?rUm(T)数值相等。
? 13. 已知反应CO(g) +1O2(g)??CO2(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Hm(T),下列说法中不?2正确的是:( )。
? A. ?rHm(T)是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B. ?rHm(T)是CO(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 C. ?rHm(T)是负值;
?? D. ?rHm(T)与反应的?rUm(T)的数值不等。
14. 对一个化学反应,若知其??BCp,m(B)?0,则:( )。
?? A. ?rHm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rHm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 ?rHm不随温度升高而改变; D. ?rHm随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15. 一封闭绝热钢罐内发生爆炸反应,自反应开始至爆炸前瞬间钢罐内物质内能变化?U:( )。 A. < 0; B. > 0; C. = 0; D. 不能确定。
16. H2和O2以2︰1的摩尔比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H2O,在该过程中( )是正确的。
γ
A. ?H = 0; B. ?T = 0; C. pV = 常数; D. ?U = 0。
17. 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H ( )。
A. 小于零;
B. 大于零; C. 等于零; D. 不能确定。
18. 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分别经过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T和WA,则WT和WA的关系为( )。 A. WT?WA; B. WT?WA; C. WT?WA; D. 无确定关系。
19. 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 )。
A. Q?0, ?H?0, ?p?0; B. Q?0, ?H?0, ?p?0; C. Q?0, ?H?0, ?p?0; D. Q?0, ?H?0, ?p?0。
20. 下列过程中, ?H?0的为( )。
A. 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B. 理想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C. 封闭系统的任何循环过程; D. 在绝热的密闭刚性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 21. 下列过程中, ?U为零的是( )。
A. 理想气体节流膨胀; B.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 C. 实际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饱和蒸气变为饱和液体。 22. 使气体致冷的节流膨胀,其焦耳?汤姆逊系数? J?T必须 ( )。 A. > 0; B. < 0; C. = 0。 23. 对于理想气体,焦耳?汤姆逊系数? J?T ( )。
A. > 0; B. < 0; C. = 0; D. 不能确定。 2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经过一个节流膨胀后,( )。
A. 理想气体温度不变; B. 实际气体温度一定升高; C. 实际气体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D. 气体节流膨胀焓值不变。 25.????H = Qp?此式适用于哪一个过程: ( )。
A. 理想气体从101325 Pa反抗恒定的外压10132.5 Pa膨胀到10132.5 Pa; B. 在0℃、101325 Pa下,冰融化成水;
C. 298K,101325 Pa下电解CuSO4的水溶液; D. 气体从状态1等温可逆变化到状态2。
二、 填空题
1. 在一个容积恒为50dm3的绝热刚性容器内发生一化学反应,温度比原来升高了75℃,压力比原来增大60 kPa。则此过程 Q = ,W = ,?U = ,?H = 。 2. 一恒容绝热箱中有CH4和O2混合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后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则过
程的?U 0,?H 0。
????3. 反应C(s)+O2(g)???CO2(g)的?rHm< 0,若将此反应放在某一恒容绝热的容器内进行,
则该系统的?T 0,?U 0,?H 0。
4. 理想气体绝热反抗某恒定外压力膨胀后,其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反抗恒定外压p(外)作绝热膨胀时,则: ( 1 ) 系统内能总是增加; ( 2 ) 系统内能总是减少; ( 3 ) 系统的焓值总是不变; ( 4 ) 系统焓值总是减少。 这些结论正确的有: 。
理由是: 。 6. 5mol理想气体从300 K,0.2 MPa绝热向真空膨胀到0.1 MPa,该过程的Q 0,W 0, ?U 0,?H 0。
7.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可逆等温膨胀与可逆绝热膨胀至同一终态压力,则等温过程的终态体积 绝热过程的终态体积。
8.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同一始态压缩至同一终态压力p,等温压缩过程的终态体积为V,可逆绝热压缩过程的终态体积为V',则V' V。
9. 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等温可逆膨胀和绝热可逆膨胀至相同体积时,系统在等温可逆膨胀中做的功 绝热可逆膨胀做的功。 10. 某化学反应在恒压、 绝热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系统的温度由T1升高至T2,则
此过程的焓变 0;如果这一反应在恒温T1、恒压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则其焓变 0。
11. 对理想气体的p,V,T 变化,公式dU = nCV,mdT适用于 过程; 对实际气体的
p,V,T 变化,公式dU = nCV,mdT 适用于 过程。 12. 当一个化学变化的 等于零时,反应热不受温度影响。
?13. 已知?fHm(CH3OH,l,298K)??238.57 kJ?mol?1;
??fHm(CO,g,298K)??110.525 kJ?mol?1, 则反应:
CO(g) + 2H2(g)??CH3OH(l)的?rHm (298K)? ;?rUm(298K)? 。
??14. 25℃时C2H4(g)的?cHm??1410.97 kJ?mol?1;CO2(g)的?fHm??393.51 kJ?mol?1;
??H2O(l)的?fHm??285.85 kJ?mol?1,则C2H4(g)的?fHm? 。
??U???U???H?15. 等式?????????0适用于 。
?V?p?V??T??T?T?三、问答题
1. 一定量100℃,100 kPa的水,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变成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则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上述状态变化的?U = 0;又因是等温等压
过程,故Q??CpdT?0。此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NO2(g)在298 K,101.325 kPa下进行。若有关气体均可视2. 气相反应NO(g)+2O2(g)?为理想气体,则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上述反应的?U = 0,又因是等温等压过程,Q??CpdT?0。此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 理想气体在恒定的外压力下绝热膨胀到终态。因为是恒压,所以?H = Q;又因为是绝热,
Q = 0,故?H = 0。对不对?为什么?
4. “因为热和功都由过程的途径来决定,所以Q+W也由过程的途径来决定。”这种说法是
否正确?为什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