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2
9.复习已学过的音高 ,注意唱准,尤其是 两音的音准。
10.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 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11.唱准 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 。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12.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13.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说明他的音乐能力最棒!
14.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15.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16.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17.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18.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1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 唱好《我心爱的小马车》。 教学重难点:
1.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
13 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如能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播放效果更佳)。 3.设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设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 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设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9.再听第二乐段。 设问:
(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12. 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有相当难度(指学谱),所以本歌主要采用听唱法学唱。 13.学唱歌曲:
14 (1)教师范唱。
要求: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设问: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 (2)听录音范唱。
要求:你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吗? (3)跟随录音、看着歌谱哼唱歌曲。 (4)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5)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歌曲,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6)完整地唱全歌。在间奏上,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骑马、扬鞭、走崎岖山路??)。
(7)歌曲会唱后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9)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演,伴奏)。
14.创作4小节自己的歌(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①用 八个音。 ②用 四种节奏型。 ③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15.教学小结。
第三单元《童趣》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15 2. .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
1.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3.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 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5.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6. 《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