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 - 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 图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回答1--3题。
1.上图中,死亡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 A.上海
B.北京
C.西藏
D.宁夏
2.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直接原因是 A.经济发达 C.文化水平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D.自然条件优越
3.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 C.资源分布不均
B.环境人口容量大 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四国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甲国 C.丙国
B.乙国 D.丁国
5.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原因 C.自然原因
B.家庭原因 D.个人原因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6--7题。
6.当前沪宁杭地区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的原因是
- 1 -
A.① C.③
B.② D.⑥
7.2011年8月2日,肯尼亚达达阿布,每日有超过1 000名躲避战乱的难民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已经人满为患的难民营。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 A.①
B.④
C.③
D.⑤
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称为生态承载力。读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回答8--9题。 8.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C.土壤肥力
B.国土面积 D.水资源数量
9.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 ①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②围湖造田 ③保护野生动植物 ④推广生态农业 A.①②④ C.①②③
B.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11.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800万。据此回答12--13题。
12.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 A.小城市
B.中等城市
C.大城市
D.特大城市
13.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 2 -
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下图为江苏省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年达60.5万人,2014年增至近百万人。读图回答14--16题。
14.从2005年到2014年,该城市住宅区的变化表现为 ①面积扩大、分布集中 ②在功能上出现分化 ③向西部和南部扩展 ④用地更加集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变化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在空间上更分散,避免污染源过于集中 ②沿公路分布,降低运输成本 ③接近原料产地 ④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该城市水域面积的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①调节气温和湿度 ②减轻土地盐碱化 ③提高蓄洪和防洪能力 ④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18.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 3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小麦区的基本特征的叙述,确的是 A.小农经营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丰富 D.农业科技落后
20.图示国家中部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高温多雨,自然条件优越
B.没有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不便 C.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D.发达的工业为农业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化肥、农药、电力等
阳台农业不仅指单纯的在阳台空间进行农业活动,也包括在屋顶、露台等空间的农业,栽培模式更趋无土性,生产产品趋观赏性与自给性是现代都市农业中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21--22题。
正
21. 阳台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注重 A. 土地
B. 市场
C. 技术
D. 劳动力
22. 阳台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农业生产带来冲击较小 ②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商品率 ③美化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