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少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 图文
师:你能想到用什么材料来做狮子?
4. 这又是什么动物?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 (1)犀牛(树枝组合制作)
师:这些材料为什么能做成犀牛呢?(它们的特征有相似之处:树皮的粗糙和犀牛皮肤的粗糙相似)
(2)犀牛(药瓶、药盒、塑料刀叉、透明药瓶等)
师:这只犀牛巧妙在哪里?用了哪些方法?(药盒和犀牛的身体相吻合,药瓶当作脚,巧妙的是塑料刀叉当作犀牛耳朵和尾巴非常切合,药瓶当作犀牛角也非常恰当,更巧妙的是这些大小不同的方形药盒的组合把犀牛强壮的身体展示出来了,再配刀、叉、透明药瓶这些小圆形,把犀牛强壮又灵活可爱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5. 黏土
师:这个材料熟悉吗?
6. 人身体和衣服组合做成的动物明星。 师:这个动物明星谁看出来其中的奥妙呢? 四、演示阶段
1. 老师看到这么有趣的动物明星,也想动手做一个,我来做河马吧。(出示河马照片) 师生合作用硬纸板制作河马。讨论:谁做嘴、眼睛,谁做头,谁做尾巴。 进行组装时提醒学生重心要稳。
2. 大家想一下,它还能做成哪种动物的身体呢?真神奇啊! 课时二 实践阶段
1. 出示作业要求:
(1)利用卡纸或废旧材料制作成自己喜爱的动物明星,要做出动物明星的特征,而且越巧妙越好。
(2)要使你的作品很牢固,这样才好展示你的作品。 (3)可以合作一件作品,也可自己独立完成。
(4)制作时安全使用剪刀,制作的废纸自己要整理好。 2. 老师进行巡回指导。 展示评价
把学生作品放到动物自然保护区里。
学生自评:你能向同学介绍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吗?
学生互评: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个动物明星,为什么?选出最有趣的动物、最可爱的动物和材料使用最巧妙的动物。
教师点评。(可从动物特征、制作方法、巧妙应用材料等方面进行点评) 拓展总结阶段
1. 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用品中的动物明星。 2. 让我们走进博物馆欣赏古代的动物。
师:本节课同学们都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巧妙利用各种材料做出了形态各异、造型生动的动物明星。动物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
教后记:
11.水墨画动物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水墨工具的综合运用进行动物造型,体验笔墨的意趣,激发学生对水墨表现的兴趣;
2、操作――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和渴笔技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情感--通过欣赏名画,尝试表现,感受祖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水墨画艺术的魅力。 4、在运用水墨艺术语言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感情,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水墨画的魅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大胆尝试运用简练、概括的笔触,变化、丰富的墨色,自由描绘动物的动作和神态。 教学设计:(见下表) 课时一: 1、设问:你最喜欢哪种动*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以让学生自由说一说物?你为什么喜欢? 2、出示布玩具――“蒙牛”奶牛,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明教师喜爱的原因。及喜欢它的理由。
感受奶牛的可爱形象,理解“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血”的含义。说说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及喜欢的理由,激起学生对动物的情感。
(出示几幅现代中国画家用水墨画的动物作品,如: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齐白石的《虾》及韩美林的《熊猫》、张正宇的《猫》等。)
赏一赏设问:a、这些可爱的动物都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他们画得怎么样? b、它们给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你能想象一下,画家们画画时会怎么想呢? 板书课题:6、水墨画动物
试一试1、复习水墨画工具的使用方法;随手在宣纸上铺上一块墨色富有变化的墨团,引导学生联想,并请一名学生添画成相关的动物形象。
2、设问:说一说,你画的是哪种动物?你是怎样想到的?又是怎样画的?*回忆水墨画工具的使用;尝试铺墨添画的造型游戏,感受墨色在宣纸上自然形成的深浅变化,初步体会水墨表现的情趣。
由3~5名学生代表介绍自己对形象的联想,以及所用的表现方法。
学习墨分五色的方法,体会水墨画工具和材料的性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相互启发、学习如何运用笔墨进行造型表现。
学会根据感受,灵活运用笔墨表现技法。 课时二:
练一练请你用所学到的水墨画方法表现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作品,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两人合作完成。
1、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笔墨技法,大胆表达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提示学生注意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的表现,并作简单添画;
评一评1、你觉得哪幅画上的动物表现得最有趣?(评出“最佳造型奖”) 2、你觉得哪幅画上的墨色最富有变化?(评出“最佳技能奖”)
小结拓展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动物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小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亲密朋友。所以,我们要关心它们,更要保护它们。 2、收集一些名家水墨画动物的作品,观赏他们是如何运用水墨来表现的。 八、作业设计:
用所学到的水墨画方法表现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作品,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两人合作完成。
可以让学生从文学、音乐等多个角度表现人和动物;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教后记:
12.动物装饰画
教学目标
1. 学习图案画的基础知识,了解掌握装饰、变化动物的形象。
2. 引导学生学会以夸张、变形等手法设计动物形象并运用点、线、面元素进行装饰,创造新形象。
3. 通过学习,感受现实中的动物在变化、装饰后的图案美,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图案知识绘制动物,创作动物装饰图案。 教学重点:
抓住动物特征,运用点、线、面元素及夸张、变形等装饰手法,创作动物装饰图案。 教师准备:
1. 课前收集与动物装饰画相关的典型欣赏图片,包括中外古代动物装饰造型图片、现代艺术大师动物装饰画作品及学生动物装饰画创作,配以适当的传统或欢快的背景音乐,制成简单易操作的PPT课件。
2. 绘本故事书《花格子大象艾玛》大卫·麦基(英国)著 学生准备:彩色笔、油画棒、水粉、记号笔等常用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绘本《大象艾玛的故事》,引出“彩妆节”。
师: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么?老师也有,今天老师就介绍你们认识一下我的好朋友,它的名字叫艾玛。(教师手写艾玛名字)你能从字面上猜出它是谁吗?
生:大象。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长鼻子。
师:非常形象,被猜中了,艾玛很高兴,它想给我们讲个故事,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吧。 故事梗概:在一群灰色的象群里,有一只非常特别的小象,它就是艾玛,他是一头彩色的格子象。艾玛特别向往能够成为一只灰色的大象,它在想:“哦,谁会相信世界上有一只彩色的大象呢?”于是它找到一棵结果满了灰色果实的树,用灰色的果浆把自己变成一只灰色的小象,大家都没有认出艾玛。灰色而严肃的象群让艾玛再也忍不住了,它伸长鼻子放声大笑,把大家吓得东倒西歪。这时天空飘来一片云,下起了雨,雨水把艾玛淋了出来,大象们都觉得这个玩笑太好笑了,一致认为以后每一年的今天定为“彩妆节”!在这一天中,所有的大象都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与众不同,而艾玛却要把自己变成灰色的。
2.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在彩妆节这一天,大象是用什么办法来“打扮”自己的? (发现点、线、面)
3. 师:今天我们就运用点线面来把动物打扮一下! 板书:动物装饰画 二、分步尝试 感受装饰 1. 出示图片,找寻点、线、面。(重复、排列、疏密等)
师:让我们一起到动物装饰画中找找它们,看看它们是如何表现的。(出示4张动物装饰图片) 2. 学生小练习,用点、线、面装饰不同形状的大象,引导学生发现“变形”表现手法。 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好,老师想送个问题给你们。(教师点击课件,出示大象图片) 你能说说这只大象的外形是什么形状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