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7.新授课标准教学设计模板1.0版(1)
净月一实验教案模板
新授课 课时教案模版 (初中)
课题 课时 内容 选择 《富贵不能淫》 第 一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师 王舒 学科 语文 第七节 学生 九年一班 时间 2016年 11月24 日 课节 课标 要求 学情 分析 于忧患 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已经在八年级下册学习过了,学生对于《孟子》的语言 和基本思想并不陌生,尤其本文中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 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激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坚持正义和真理的座右铭。直 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常用实词的理解和积累, 注重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感悟,注重作品思想内容的古为今用,注重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 学生已经在八年级下册学习过《孟子二章》,因此对于孟子及其思想应该有一定的认识 和了解。另外本文篇幅不长,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应该可以把文意疏通清楚。但对于文中“以 本文是中考必考篇目《孟子三章》中的一篇,但并没有收录到语文教材中。其中《生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即古人认为的“妻道如臣道”的理解可能会有些许疑惑和不解。 教学 目标 *(全部学生掌握)学生能够回忆孟子的生平及思想,可以熟读本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能背诵重点语句。 **(大部分学生掌握)学生能够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 ***(学优生掌握)学生能够整理并评价孟子的思想和文章的写作特色,并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可以举例说明。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复习 导入(视需要) 新知 回忆孟子的生平及思想,可以熟读本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能背诵重点语句。 净月一实验教案模板
呈现 重点 一、复习有关孟子的生平及思想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2.《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其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它以问答的方式展开雄辩说理,词风犀利,富有文采。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 3.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以及“性善说”。 二、讲解本文 1.熟读课文后,解释下字词的含义: (1)熄:平息,消亡。(2)女:通“汝”,你。 (3)道:原则,行为准则。 (4)淫:使……扰乱。 (5)移:使……改变。 (6)屈:使……屈服。 (7)威武:威胁暴力。 2.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对本文进行简单翻译,老师补充和纠正。 3.疏通文意后,提出以下问题对文章进行理解 (1)文中景春认定公孙衍、张仪为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找出原文,并用自己的话表达) 明确:“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发起怒来,诸侯门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能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理解其中的含义? 明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境遇无论如何,个人操守决不能改变,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和人格操守,尤其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更应时刻注意。气节和操守比生命还要重要,更不要说生命之外的金钱财富和虚名了。) (3)孟子提出的“大丈夫”标准,怎么做才能实现呢? 明确:“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也就是孟子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思想。再加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的态度,那样就会成为堂堂正正的大丈夫。 难点 学生能够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学生能够整理并评价孟子的思想和文章的写作特色,并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可以举例说明。 净月一实验教案模板
三、拓展延伸: 1.古为今用是学习古文的一种境界。文中所言“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文中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实宠辱不惊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状态。(我们也应做到发达了,不忘天下苍生,与老百姓一同前进;在人生逆境中也应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原则,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这样,我们才不会怨天尤人。 2.列举符合“大丈夫”标准的古今人物。 明确:关羽、文天祥、方志敏、陶渊明、朱自清、闻一多、刘胡兰等。 四、写法探究: 不同的语言风格会形成不同的说理向。文中第二段,孟子从男子加冠和女子出嫁时的“礼”说起,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道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方法。论证了“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表达了作者对曲意顺从、谄媚讨好的女子的小人之举,行妇人之道的深恶痛绝。 巩固 活动 当堂 检测 文章主旨: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理解性默写: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孟子从仁义礼智角度提倡成为大丈夫的具体做法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能联想到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句子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学生 作业 * 基础作业(必做)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并默写重点语句。 ** 提高作业(选做)查找一些能深刻诠释“大丈夫”含义的古今人物或名言警句。 ***拓展作业(选做)写一篇三、四百字的小短文,谈谈自己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 准备 教师 准备 学生 准备 查找赏析文章的相关资料,收集能诠释“大丈夫”内涵的古今人物的主要事迹。 课前复习有关孟子生平和基本思想的相关知识点,熟读课文并能恰当翻译。 富贵不能淫 副板书 板书 设计 富贵不能淫 关 羽 文天祥 方志敏 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 陶渊明 杜 甫 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 颜真卿 闻一多 刘胡兰 净月一实验教案模板
教后 反思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差别在哪里? 原因是什么? 什么启示? 教学的亮点是什么, 教学的遗憾是什么? 如何改进?课上发现了什么值得关注的学生或问题?)
附:教学目标常见行为动词 维度 知识 一级 知道、说出、背诵、认识、回忆、选出、举例、列举、描述、找出、其他 创作、改编、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熟练操作 感悟、认可、赞同、尊重、关心、怀疑 二级 理解、解释、说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区别、预测、收集、整理、其他 重复、模仿、尝试、使用、初步学会、初步掌握 三级 应用、使用、设计、图示、解决、计划、总结、评价、其他 学会、完成、讲述、复述、表演、发展、解决、拟定、绘制、试验 能力 情感 乐于、赞赏、领会、形成、养成、热爱、树立、坚持、摒弃、抵制、克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