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秋季《行政学说史(高起专)》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行政学说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行政学研究》
答案:行政学鼻祖威尔逊的作品。威尔逊在其中对政治与行政作以区分,提出应建立独立的行政科学。 2. 官僚制理论
答案: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组织理论。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是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
3. “无关心区”(zone of indifference,也翻译为“无差别区”或“无差异区”)
答案:巴纳德提出的“无关心区”是指组织中的成员不加怀疑地接受权威的领域。无关心区的大小取决于诱因超过负担或牺牲的程度。超过的程度越大,“无关心区”的范围也就越大,反之越小。 4. 衍射型行政模式
答案:里格斯提出的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行政系统由有着高度分工的不同行政机构所组成,它们各自执行不同的专业化职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科学性与效率为追求目标。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理论。
答案:法约尔认为管理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要素构成。 2. 简述巴纳德组织平衡的思想。
答案:巴纳德认为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一个条件:组织成员愿意并且确实能够进行正式协作,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作出贡献。组织平衡论,实质就是贡献与诱因的平衡。组织保持平衡时,组织才能存续, 才能发展。反之,当组织不能保持平衡时,组织就衰弱,终将消亡。 3. 简述里格斯的五种主要的行政生态要素。
答案: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以及政治构架。
4. 简述德罗尔应付逆境的政策原则。
答案:社会改造原则、达到临界质量的原则、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原则、准备承担风险同时避免万一的原则、产出价值优先原则、积极性强制干预的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布坎南认为,人无论他处在什么地位,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
民主政治活动中的个人活动也具有交换的性质,人们在政治活动达成协议、协调冲突、制定规则无不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类似于市场中的交换,政治是一个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交换,达成协议的过程。 根据这段材料,试评析公共选择理论,并分析如何提高我国政府的管理效率。
答案:布坎南坚持用经济人模型分析政治决策,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政府工作效率。尽管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财政决策和运行的政治环境不同,但从公共决策体制来看,也有相似之处,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些分析思路和结论也为我们研究财政制度和决策管理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论述题(共20分)
1. 试述评梅奥的社会人思想,并分析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答案: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下面几点: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需要满足员工的情感需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