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全国卷1文综
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
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11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11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评分参考(历史部分)
评分说明:
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C 26.A
25.D 27.B
28.C
29.C
30.A
31.D 32.D 33.A 34.B 35.A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25分)
(1) 变化:①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
②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
②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
③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
(2) 背景:①内忧外患;(3分)
②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 ③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
(3) 意义:①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
②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③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每项2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满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4分)
42.(12分)
评分标准:
分值 4分 评分要素 情节提取于小说,与历(1)提取的情节和———— 反映的历史现象 史现象属于该时代。 时间、过程、代(2)对历史现象的表性事件等基本概述 要素完整准确。 准确。 素不够准确。 本要素缺少,表件等基本要素比较完整性事件等基本要表性事件等基时间、过程、代表性事时间、过程、代表时间、过程、代史现象具有关联性,历的二个。 求的一个。 只符合三项要求只符合三项要3分 2分 1分 述不准确。 (3)对历史现象的———— 评价 评价全面合理。 评价较全面合理。 合理。 历史现象的概(4)历史现象的概述与评价的逻辑关系 ———— ———— 历史现象的概述述与评价的逻与评价的逻辑关辑关系部分一系一致。 致。 示例: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评价不够全面(二)选考题:共25分。
45.(15分)
(1) 区别:①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3分)
②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3分)
(2) 意义:①方便纪年;(2分)
②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3分) ③长期使用,影响深远;(2分)
④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2分)
46.(15分)
(1) 不同认识:①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2分)
②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2分)
(2) 国际背景:
①帝国主义战争:a. 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3分)
b. 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2分)
②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a. 苏德战争爆发;(2分)
b. 太平洋战争爆发;(2分)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2分)
47.(15分)
(1) 不同:①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2分)
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2分)
(3) 作用:①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4分)
②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4分) 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3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