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147汽车右转向节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全)
方案二:先加工主销孔,然后以其为定位基准加工其它所有表面。 以上两种方案,第二种工装设计较为复杂,但是从理论上看,适合于设计尺寸要求,能保证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相重合。而第一种方案,工序设计即简单,设计尺寸也能保证。 5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φ40-0.025、φ55-0.029外加表面及φ95端面的加工根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表1-8标准公差数值确定:φ40
-0.009 -0.025、、
-0.009
-0.010
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Ra0.8μm.由《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表1.4-6查得:选择的加工方 法:粗车→半精车→磨削。 以下所用资料与上述相同。
φ55-0.029公差等级IT7级表面粗糙度Ra0.8μm。 可选加工方法:粗车→半精车→磨削。
φ95端面表面粗糙度Ra0.8μm。选择的加工方法: 粗车→半精车→磨削。 2)6-φ12.15 0
+0.039
-0.010
孔及2-M1631.5-6h螺纹孔。φ12.15 0
+0.039
公差
等级为IT13级粗糙度Ra6.3μm。选择加工方法:钻孔。 M1631.5-6h选择钻→扩→攻丝的加工方法。 3)φ41 0
φ41 0
+0.039
主销孔、φ67 0轴承套
主销孔公差等级IT8级,表面粗糙度Ra6.3μm可选
+0.2
+0.039
钻→扩→铰的加工方法。
φ67 0公差等级IT12,表面粗糙度Ra3.2μm,采用锪孔的加工方法。 4)227.5处两端面,尺寸148处两端面φ85两耳内侧端面。R42下耳内
侧端面。两耳R27两端面227.5两端面表面粗糙度Ra12.5μ m,采用粗铣尺寸148两侧端面,表面粗糙度Ra50μm,采用粗铣上耳φ85端面粗糙度Ra50um采用锪孔。R42端面表面粗糙度Ra50 μm采用粗铣。R27端面表面粗糙Ra12.5um采用粗铣 5)φ29锥度1﹕8锥孔8+0.02034.1 0
+0.075
+0.48
+0.075
+0.48
+0.2
键槽4-M8螺纹孔及Rc1/8注油孔。
φ29锥孔表面粗糙度Ra1.6um,选择加工方法钻→扩→铰。 8+0.02034.1 0
键槽两侧面表粗糙度Ra1.6um,选择加工方法:扩孔。
7
4-M8螺纹孔,采用加工方法,钻→攻螺纹Rc1/8注油孔,采用加工方法:钻→攻螺纹。 6 制定工艺路线 1)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Ⅰ 备料 工序Ⅱ 模锻毛坯 工序Ⅲ 毛坯正火
工序Ⅳ 铣节轴端面、钻中心孔
工序Ⅴ 粗车节轴各部及φ95端面(外径留0.5余量) 工序Ⅵ 调质处理HB240-27 工序Ⅶ 修研中心孔
工序Ⅷ 半精车节轴部φ30、φ40、φ55外圆面及φ95端面 工序Ⅸ 磨削φ40、φ55达要求并带φ95端面 工序Ⅹ 铣主销孔两端面到227.5
工序Ⅺ 钻、扩、铰φ41主销孔锪孔φ85、φ67轴承主端及
钻、攻4-M8螺纹孔
工序Ⅻ 铣φ85上耳部端面及下耳内侧R42端面 工序XIII 铣上、下耳部R27端面 工序XIV 钻、铰锥孔φ29锥度1/8 钻2-Rc1/8注油孔并攻丝 工序XV 拉锥孔键槽8+0.02034.1 0
+0.075 +0.039 +0.075
+0.48
达要求
工序XVI 拉锥孔、键槽8+0.02034.1 0工序XVII 钻6-φ12.15 0
+0.48
孔及2-M16底孔
工序XVIII 扩孔2-M16攻丝达2-M1631.5-6H 工序XIX 车螺纹M3031.5-6H 工序XX 终结检验 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Ⅰ 备料 工序Ⅱ 模锻毛坯 工序Ⅲ 毛坯正火
8
工序Ⅳ 铣节轴端面钻中心孔 工序Ⅴ 铣主销孔两端面至227.5 工序Ⅵ 钻、扩2-φ41主销孔锪孔φ85、
φ67轴承主端面
工序Ⅶ 铣φ85上耳部端面及下耳内侧R42端面 工序Ⅷ 拉主销孔2- φ41 0
+0.039
达要求
工序Ⅸ 粗车节轴各部及φ95端面 工序Ⅹ 调质处理
工序Ⅺ 半精车节轴部φ30、φ40、φ55外圆面及φ95端面 工序Ⅻ 磨削φ40、φ55达尺寸要求,并铣φ95端面 工序XIII 铣148尺寸两侧平面 工序XIV 钻6-φ12.15 0
+0.039
孔达要求
工序XV 钻、扩2-φ16孔并攻丝2-M1631.5-6H 工序XVI 铣上、下耳部尺寸27端面 工序XVII 钻、扩、铰锥孔φ24锥度1/8 工序XVIII 钻、铰2-φRc1/8注油孔并攻丝 工序XIX 拉锥孔键槽8+0.0203401 0工序XX 车螺纹M3031.5-6h 工序XXI 终结检验 3)两种工艺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第一套方案工序集中,而第二套方案工序分散。 第一套方案有以下优点:
①有利于采用高生产率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减少了工序数目,缩短了工艺路线,从而简化了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
③减少了设备的数目,从而减少了生产面积。
④减少了工件的安装次数,不仅缩短了辅助时间,而且由于次安装加工多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的相对位置精,这样以来会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
+0.073
+0.48
达要求
9
综上所述,在制定工艺路线时,根据生产规模,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等,进行全面分析,决定采用第一套方案加工零件。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机械加工余量对于工艺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余量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余量过大不但增加机械加工的劳动量而且增加了材料、刀具、能源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成本,所以必须合理地安排加工余量。
以上所述,工件材料40MnB,采用金属模锻造(II级精度)不锻出内孔。
1) 锻件公差与加工余量的主要因素
1)锻件重量:估计锻件重量为18kg 2) 锻件形状复杂系数S:S=
m锻件
m外廓全零件m外廓包容件=m外节轴部+m外叉架部
6m外节轴部=π()2320237.85310-6
2=4.634(kg) m外叉架部=2033(280-202+85)323537.85310-6
=61.041(kg)
∴m外廓包容体=4.634+61.041
=65.675(kg) ∴s=
18m锻件==0。274
m外廓包容体65.675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简称《工艺简明》确定锻件形状复杂系数为SZ较复杂级。
3) 分模线的形状
4)锻件的材质系数:40MnB合金结构钢含C量3.7%~4.4
%<0.65%
∴材质系数M1级 5、
机械加工余量
由《工艺简明》查得直径方向单边余量2.5~3.2mm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