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五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综合检测(五)
一、选择题
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B.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变暖趋势
解析:第1题,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第2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第3题,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
- 1 -
答案:1.C 2.A 3.B
4.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气候类型有( )
①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温带草原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自然植被,②④对。 答案:D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5~6题。
5.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西部 C.南部
6.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解析:第5题,图示南部地区干旱指数最小,说明水分条件最好,植被覆盖率最高。第6题,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旱指数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呈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变化。
答案:5.C 6.A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
- 2 -
B.东部 D.北部
读图,完成7~8题。
7.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高低 C.基岩性质
8.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强的是( ) A.富士苹果 C.久保桃
B.山丁子 D.山桃 B.土质颗粒 D.降水多少
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是一种特殊的土壤湿度,所以此题的实质是判断对土壤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气温高低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影响土壤湿度,A项错误;土质颗粒影响土壤涵蓄水源的能力,影响土壤湿度,B项错误;基岩性质对土壤的属性没有影响,不会影响土壤的含水量,故C项正确;降水越多,土壤湿度越大,D项错误。第8题,根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越低,树种抗旱能力越强,读图可知,图中五种树种中山桃的土壤凋萎湿度最低,抗旱能力最强。
答案:7.C 8.D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0~10 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完成9~10题。
- 3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