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集训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含解析)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
【知识点的认识】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门的核心,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等.化学是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这也是化学变化的核心基础.现代化学下有五门二级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
【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是让学生对化学学科进行宏观的认识,了解化学学科的设置意义,主要以简单的选择题为主.
【解题思路点拔】深刻地了解化学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化学世界的精彩.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中学化学中有许多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类推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单质熔沸点一定是由低到高 B. 利用复分解反应以强制弱规律,弱酸一定不能制强酸 C. 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 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 B.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C. 必然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D. 必然产生新的物质
3.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 A. 火星四射 B. 发热
C. 生成黑色固体 D. 固体形状变化了
4.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
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
B. 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C.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 能源开发、新材料研制、边缘科学的发展都体现出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十分广阔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 C. 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分支的联系不密切
D. 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7.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
B. 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 某粒子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 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
8.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 A.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B. 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 C. 原子﹣分子论的问世
D. 计算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9.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自然学科.关于化学研究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保证人类的生存:诸如在解决人类粮食、能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以及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②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诸如合成新的材料,物质的净化和纯化等,均使人类衣、食、住、行的条件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③延长人类的寿命:诸如探明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奥秘,合成新的药物等.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10.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B. 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 C. 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1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 B. 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 C. 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 D. 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2.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 B.物质鉴别
硬水与软水﹣﹣﹣﹣观察颜色区别
人体缺钙元素﹣﹣﹣﹣导致甲状腺肿大 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味道 硫酸铵和磷矿粉﹣﹣﹣﹣加水溶解 C.安全常识 D.“一定”与“不一定” 长时间堆放的柴草﹣﹣﹣﹣要不时翻动
进入陌生溶洞前﹣﹣﹣﹣先做灯火试验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A. A B. B C. C D. D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科学实验能解决化学学科的所有问题
B. 假说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 C. 模型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 D. 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14.下列叙述不能体现“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旨的是( ) A. 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 合成塑料,让材料更丰富 C. 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 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15.化学科学的特征是( )
A. 研究物质的变化 B. 制造新物质
C. 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D. 进行化学实验
二、解答题(共2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16.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然后放在实验桌上,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就此回答下列的问题:
(1)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的方面来看,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 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方面来说,其研究程序是 .
17.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时,每一个乙烯分子能和两个B分子反应生成两个C分子和两个D分子,如图所示.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 (填“分子”、“原子”之一)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上述反应一定 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不遵守”之一).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上述反应属于 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氧化”之一).
【考点训练】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中学化学中有许多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类推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单质熔沸点一定是由低到高 B. 利用复分解反应以强制弱规律,弱酸一定不能制强酸 C. 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 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专题: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 A.金刚石的熔沸点比晶体硅的高;
B.弱酸与盐溶液如果满足复分解条件也可能生成强酸; C.能和碱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D.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解答: 解:A.金刚石的熔沸点比晶体硅的高,不一定是由低到高,故A错误;
B.弱酸与盐溶液如果满足复分解条件也可能生成强酸,如CuSO4+H2S═CuS↓+H2SO4,故B错误; C.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 B.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C. 必然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D. 必然产生新的物质
考点: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 专题: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既有物质的变化又伴随能量的变化.
解答: 解:A.化学反应既有物质的变化又伴随能量的变化,故A正确; B.化学变化可能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故B错误;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故C正确; D.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区别物理变化的根本特征,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本质,题目简单,注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3.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 A. 火星四射 B. 发热
C. 生成黑色固体 D. 固体形状变化了
考点: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分析: 化学变化的判断要从本质也就是根本依据去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依赖于反应的现象. 解答: 解:铁丝在氧气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在过程中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其余均是伴随的现象,辅助判断,但不是根本依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