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西部湿地文化研究中心 - 图文

吉林西部湿地文化研究中心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0:58:11

展板八:

史前时代的湿地古人类遗址

史前时代是指人类进人文明门槛以前的历史时代。在距今7 千多年至3 千多年前, 吉林西部进人了被历史学家所称的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主要的阶段之一, 作为人类进人文明期的许多重要标志都源于此。学术界往往将这一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开端。因此我们把吉林西部进入史前时代定义为吉林西部湿地文化形成的重要性标志。

八十年代以来, 经过我市广大文博工作者和省文物部门有关专家学者的艰辛努力和潜心研究, 已基本掌握了我市新石器时期遗存的数量和文化类型。据统计, 现考正吉林西部有新石器时期遗存127 处。其中: 通榆县38 处, 洮南市15 处,洮北区4 处, 大安市2 0 处, 镇赉县5 0 处。在这些遗存中, 虽然没有作为东北考古研究上的标志性文化遗存, 但已有通榆县兴隆山镇敖包山、洮北区德顺乡双塔、镇赉县胜利乡二井子、大安市后套木嘎等4处新石器时期遗址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板九:(图片+文字)

敖包山遗址

敖包山遗址位于通榆县兴隆山镇所在地西北约1.5公里的敖包山上,经考证,敖包山遗址属新时器时期人类生活的遗存。

展板十:(图片+文字)

靶山遗址

靶山文化:靶山遗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西郊5公里的靶山上。长约150米,南北宽60米左右的固定沙丘。1984年6月初,白城市编写文物志时,在文物大普查中发现了此墓地。靶山墓地的发现与发掘, 意义非常重要,它为研究吉林省西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面貌, 以及与南、北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面貌的相互关系, 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和重要线索。

主题二:湿地文化的发展(包括十六块展板) 展板一:

吉林西部湿地文化进入发展阶段

新石器时代后,吉林西部湿地文化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用具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国历史上的东胡、扶余、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先后在白城这片广袤无垠的湿地中,依托一江两河,繁衍生息,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物,同时丰富多彩的民风和民俗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吉林西部人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板二:(图片+文字)

青铜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汉书遗址

汉书遗址:汉书遗址在大安市月亮泡乡汉书村(端基村),屯东北1公里的月亮泡南岸的一个隆起的黄土岗上。 1974年5月,吉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汉书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现了房址、墓葬、窖穴等,出土了一批较为典型同时又具有地方特点的陶器,骨器,青铜器及少量的石器、铁器等。1982年,该遗址被吉林省政府公布为吉林省重点文物单位。

展板三:(图片+文字)

秦汉时期生活在吉林西部的东胡族

东胡族是我国北方古代最富于创造、最有建树、在历史上留下过辉煌业绩的民族之一。他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进入吉林西部湿地的民族。东胡族是以戎族为主体发展起来的民族,以游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狩猎等,因居匈奴之东而得名。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尽管东胡目前已经消亡,但是残存的遗迹和古老的传说在讲述着曾经灿烂的辉煌。东胡族为吉林西部湿地历史的发展写出了精彩的开篇之章。

(东胡族族系图)

展板四:(图片+文字)

双塔遗址

目前,白城市境内发现东胡族遗迹虽然不多,但分布较广。双塔遗址:双塔遗址位于洮南市德顺乡双塔屯东一条东西走向的慢岗上。南距洮儿河4公里。遗址范围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300米。遗物分布在岗的顶部和南坡。为东胡族遗迹。198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遗址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板五:(图片+文字)

隋唐之后生活在吉林西部的契丹族

鲜卑族在白城消亡后,代之而起的是他们的血缘亲族契丹族。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契丹原是先秦时期古老民族东胡的一支,居住在辽河上游的潢水流域,唐代末年,契丹贵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乘机建立了与五代和北宋相始终的辽王朝。契丹族在吉林西部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都保留着深刻的本地区本民族的渊源和特点,同时与周边地区,尤其是与中原的交往和融合也越来越密切,大大加速了吉林西部的湿地开发。

展板六:(图片+文字)

契丹族遗址——城四家子古城

坐落于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境内的城四家子古城是一座典型的辽代古建筑,建于辽代初期。城墙为夯土板筑,平面略呈方形,周长5748米,现城墙残高5至7米,底宽25至30米不等。古城1961年曾被吉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搜索更多关于: 吉林西部湿地文化研究中心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展板八: 史前时代的湿地古人类遗址 史前时代是指人类进人文明门槛以前的历史时代。在距今7 千多年至3 千多年前, 吉林西部进人了被历史学家所称的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主要的阶段之一, 作为人类进人文明期的许多重要标志都源于此。学术界往往将这一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开端。因此我们把吉林西部进入史前时代定义为吉林西部湿地文化形成的重要性标志。 八十年代以来, 经过我市广大文博工作者和省文物部门有关专家学者的艰辛努力和潜心研究, 已基本掌握了我市新石器时期遗存的数量和文化类型。据统计, 现考正吉林西部有新石器时期遗存127 处。其中: 通榆县38 处, 洮南市15 处,洮北区4 处, 大安市2 0 处, 镇赉县5 0 处。在这些遗存中, 虽然没有作为东北考古研究上的标志性文化遗存, 但已有通榆县兴隆山镇敖包山、洮北区德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