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重力公开课教案

重力公开课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7:23:19

《重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

教学准备: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将乒乓球举到一定的高度让其自由落下;把乒乓球斜向上、水平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在演示的过程中,乒乓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不论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如何,它最终都落回了地面。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乒乓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指向地面的力——重力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一)重力的产生原因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二)重力的大小

思考:物体的重力和什么有关?

探究实验:

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 数据记录:

次数 钩码的个数 钩码的质量/kg 钩码的重力/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 -1 结论: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即: G/m=g 或: G=mg

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另外,重力的大小还受地理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三)重力的方向 演示

(1)观察拿在手中的乒乓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观察静止时线的方向。

小球受重力自由下落时的方向及悬挂的物体受重力作用使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对于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说都是竖直向下的。因为地球是球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

指向地心的方向叫“向下”,背离地心的方向就应该叫做“向上”。正因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都受到地球指向地心的重力作用,所以各个地方的人们都能安然无恙地生活在地球表面。 (四)重心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重力的第三个要素:作用点。

出示一根粉笔,这根粉笔受不受重力的作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粉笔也受重力。将一根粉笔分成几段后。各段粉笔受不受重力?将粉笔分成几段后,每一小段粉笔仍然受重力作用,物体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也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呢?

1.一般材料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要用细线悬挂法来寻找重心。

三、小结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

物体是地球。

2.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重力和质量成正比,用公式G=mg来计算,g=9.8 N/kg,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四、板书设计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 大小: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 g=9.8 N/kg 三要素: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五、作业布置:课后1、2题

《重力》学案

课标导学: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3、经历探究过程得到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4、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 学法点拨:实验法、图像法

释疑解难:同学们都知道牛顿在苹果树下闲坐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牛顿为此很不明白: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而不飞到天上去呢?后来经过牛顿反反复复的研究与实验,终于得出了结论——地球存在地心引力。 一.重力

1.试一试:把一物体用力抛向高空,你能看到了什么现象?答:_____________。 2.猜一猜:我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种由于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4.想一想: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_____。重力的受力物体是什么?______。

同步训练一: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是___对杏子施加的

学法点拨: 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实验法 1.猜一猜:我觉得物体的重力与_____________有关。

试一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同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并完成表格。 次数 钩码的个数 钩码的质量/kg 钩码的重力/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 -1(3)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___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注意:g的值约等于______,在不要求精确

学法点的情况下g可取_____。

拨:图象(4)想一想:对比前面所学的密度单位的

法 物理意义,你能说出g=9.8N/kg的物理意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训练二:1、质量为2kg的水受到的重力多大?

2、一个中学生的重量是400N,他的质量是多少?(g=10N/kg)

3、2003年乘坐“神州5号”宇宙飞船的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体重为65kg,他在地球上的重力为 ,按照我国航天科技人员的计划,2015年将有第一个中国人踏上月球,由于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到时若是体重不变的杨利伟大校踏上月球表面,则他的质量为 ,重力变为 。

三. 重力的方向1.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总是______ 。

2.你知道重力的方向有什么应用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训练三:通常用一根丝线栓一个小石子,用来检验墙壁是否竖直。这是根据_________。 四、重心

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点,质地均匀、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

同步训练四: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的奥妙是(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B、重心较低,不易倾倒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 达标测试:

1、跳高运动员跳起腾空时,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受到____的作用,这个力是由_____施加的。

2、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就是____;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___;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____的作用。 3、面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B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D苹果下落是由于苹果受到的重力较大的缘故

4、一质量为1.5kg的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如图所示.试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并标出重力的大小.(g取10N/kg)

梳理反思1、万有引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力: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___

3、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G=________ G—___—牛顿(N) m—____—千克(kg) 4、重力的方向:_______5、重力的作用点:_____ 布置作业:

1、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

A.重力 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C.手对铅球的推力 D.不受任何力

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哪个现象不会出现( ) A.河水不能流动,茶水倒不进嘴里;B.飞扬的尘土永远停留在空中;C.扔出去的东西就回不到地球上来;D.我们不能对物体施力 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同一物体吸引力的 1/6,那么,在地球上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它的质量和他所受月球的吸引力将分别是 ( ) A.60kg 588N B.10kg 588N C.60kg 98N D.10kg 98N 5、一个初中学生的体重接近( )A.4N B.40N C.400N D.4000N

6、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的体重540N,则乙同学的体重是______N。 7、甲、乙两同学的体重之比为10∶9,甲的质量为50kg,则乙的质量是________kg.乙、丙同学的质量之比为5∶6,则丙同学的体重是________N.

8、一物体质量为2kg,求物体受到的重力;另一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4.7N,求物体的质量

9、假如没有重力,请写出你所能想象出的几个生产、生活的场景(不少于4个)。

搜索更多关于: 重力公开课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重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 教学准备: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将乒乓球举到一定的高度让其自由落下;把乒乓球斜向上、水平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在演示的过程中,乒乓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不论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如何,它最终都落回了地面。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乒乓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