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市真题分类汇编(共102页史上最全含解析) - 图文
行星
地球 太阳
N?12A.( )3
NN2N?133B.( ) C.()2 N?1NN3D.()2
N?110.B 解析:由图可知行星的轨道半径大周期长。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说明从最初在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开始,每一年地球都在行星的前面比行星多转圆周的N分之一,N年后地球转了N圈,比行星多转1圈,即行星转了N-1圈,从而再
32r地T地N次在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所以行星的周期是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3?2则
r行T行N?1答案是B。
11.(2011年高考·浙江理综卷)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则( )
231 A.X星球的质量为M?4?r2GT14?2r1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x? 2T1C.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v1?v2m1r2 m2r1D.登陆舱在半径为r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T1
r23 3r1?2???2??Mm1Mm24?2r1G2?m1r1?M??G2?m2r2??r1T1?r2T2?GT12??11.AD 解析:根据、,可得、
22r23T2?T13r12,故A、D正确;登陆舱在半径为
r1的圆轨道上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4?2r1a?r1?1?T12,此加速度与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并不相等,故C错误;根据
- 37 -
v1r2GMGMmv2?v??m2r1r,则v2rr,得,故C错误。
12.(2011年高考·上海卷)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微小的阻力,轨道半径将缓慢减小。在此运动过程中,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将 (填“减小”或“增大”);其动能将 (填“减小”或“增大”)。
12.增大;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人造地球卫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近,受到的万有引力越大,故轨道半径缓慢减小时,万有引力大
Mmv022
小会增大。由G2=m可知,v0反比于轨道半径R,故R缓慢减小时,卫星的速率越来越大,
RR故动能将增大。
13.(2011年高考·海南卷)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建成以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包含多可地球同步卫星,这有助于减少我国对GPS导航系统的依赖,GPS由运行周期为12小时的卫星群组成,设北斗星的同步卫星和GPS导航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R1:R2=_______。a1:a2=_ ____。(可用根式表示)
GMT2GMm4?2T12313.4; 解析:,?2,由2?m2R?ma得:R?24?RTT24333R1?T1?GMa1?R1?23????4 ,????a?2因而:。 R2?T2?Ra2?R2?423?214.(2011年高考·安徽理综卷)?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
a3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2?k,k是一个对所有
T行星都相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k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
?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一切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地月系统)都成立。经测定月地距离为3.84×10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36×10s,试计算地球的质M地。(G=6.67×10N?m/kg,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4.解析:(1)因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于是轨道的半长轴a即为轨道半径r。
-11
2
2
8
6
m行M太2π2r3GG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G2=m行()r,于是有2=2M太,即k=2M太。
rTT4π4π
(2)在月地系统中,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由(1)问可得
- 38 -
R3G24242=2M地,解得M地=6×10kg(M地=5×10kg也算对)。 T4π
2011普通高考试题汇编:静电场
1 (2011江苏经8题).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
- 39 -
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 C.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
D.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2(2011安徽第18题).图(a)为示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 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
电子Y Y 偏转电X X 荧 屏光 亮X Y X UO t1 2t O Ut1 2图
3t Y 图
图(b)
A B
C
D
3(2011安徽第20题).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b)所
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0时UAB A B UO 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
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则t0可
O 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T/2 T t P
TT3T0?t0??t0?4 B.24 A.
3T9T?t0?TT?t0?8 C.4 D.
-UO 图(a)
图(b) 4(2011全国卷1第17题).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O.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
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v,云地间距离约为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10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106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J
- 40 -
659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