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11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材料二 工业生产的上升(以1913年为100%)
德国 英国 美国 14 34 14 18 44 11 25 53 17 40 62 39 60 79 64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89 85 89 100 100 100 材料三 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克。……相形之下,中产阶级买得起较好的住房和食物,……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充分的教育。在社会顶层,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能参加被广泛
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纽约、上海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所反映的状况?(3分) (3)材料三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3分)
24.(10分)
材料一 就欧洲安全来说,在西方国家看来,北约在这方面作用是其他组织或国家无法替代的。……1993年1月,美国商务部决定对来自包括欧共体在内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征收反倾销税,欧共体方面指责这一措施是美国“大规模地骚扰”国际钢铁市场的“最新措施”。……1994年,当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而加速北约东扩时,法国总统希拉克明确表示反对,德国总理科尔也要求美国慎重行事。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日本的外交……通过同欧盟合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信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通过统计可以知道,在联合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多。
——2002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7月号 材料三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要得到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美国的责任不仅是保护我们的公民和我们的利益,而且还要帮助创造一个新世界,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
第 5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与美国矛盾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欧洲为什么要“既合作又竞争”?(3分)
(3)材料三中美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能实现吗?试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说明。(3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3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2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5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第 6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列宁《论策略书》 材料三 德国电视2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分别指什么理论?(2分) (2)概括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举例说明列宁在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4分)
(3)马克思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请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理由。(4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材料一 我们一见到金子和石砌房子,便为发现了富饶土地而狂喜,因为当时还不知道有个秘鲁,一直到二十年之后,那里才被发现。我们和印第安人交手时,和我们同去的冈萨雷斯教士把那几口木箱、偶像和金器,统统搬上船去了。
——[西]贝尔纳尔·迪亚斯·德尔·卡斯蒂略著,江禾、林光译:《征服新西班牙信史》 材料二 人烟罕至的墨西哥丛林里,隐匿着庞大的玛雅文明遗迹。金字塔的石造建筑雕刻着神秘的人像与精巧的文字,验证玛雅王朝曾经辉煌的年代。两位伟大的考古学家在相隔一个世纪之久的时间,前后深入探索这座失落的城市……
一一记录片《失落的玛雅文明》 材料三 从这些被破译了文字的一座座墓碑上,翻译者们看到了一些关于玛雅人的描述,有战争策略、血腥的战场以及用被俘的敌人来进行祭祀。??依据古气候学家在1995年研究尤卡坦半岛中部的奇彻坎努博湖时,发现有大量的沉积物沉淀在湖底。在这些沉积物中,硫酸的含量在公元800~1 000年的沉积物中很高。只有在湖水很少的情况下,硫酸才会沉到湖底,而且通常是在干旱时期。??西班牙的第一任主教迭戈·德·兰达在玛雅人辉煌的文化面前目瞪口呆,竟然宣称那是“魔鬼干的活儿”“魔鬼的作品”,下令要全部销毁。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材料与解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玛雅文明的发现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有哪些?(5分)
(3)据材料三概括导致玛雅文明消失的几种可能因素。你认为要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搜集哪种类别的史料最有价值?(4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 7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万神殿 圣彼得大教堂
材料二 16世纪初,教廷决定改建圣彼得大教堂。??经过竞赛,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伯拉孟特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激于外敌侵略,渴望祖国统一强大,因而缅怀古罗马的伟大光荣的社会思潮的推动下,立志建造恒古未有的伟大建筑物。他设计的方案是希腊十字式的,??形制十分新颖,整体显然来自达·芬奇的构思。不过穹顶的做法比较保守,对穹顶技术还不很有把握。伯拉孟特设计的教堂极其宏大壮丽,但祭坛在哪里?举行仪式时,信徒和神职人员位置在哪里?唱诗班又在哪里?
材料三 拉斐尔抛弃了伯拉盂特的集中式形制,依照教皇的意图设计了拉丁十字式的新方案。拉丁十字式形制象征着耶稣基督的受难,它最适合天主教的仪式,富有宗教气氛。??像当时所有艺术家一样,拉斐尔在设计中努力向古罗马遗产学习。
材料四 1547年,教皇委托米开朗基罗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米开朗基罗抛弃了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伯拉孟特设计的平面。??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时,已经造到了穹顶鼓座。后来,由泡达和封丹纳大体按照他的设计的模型完成了穹顶。
材料五 圣彼得大教堂终于是这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的不朽的纪念碑。
——材料二、三、四、五均摘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请回答:
(1)据材料二、三、五,比较伯拉孟特和拉斐尔设计理念的异同。并结合材料一,说明他们的相同之处是如何体现的?(5分)
(2)据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技术难题是什么?米开朗基罗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3分)
(3)在教堂的设计过程中,是采用希腊十字还是拉丁十字,实际上是两种势力的较量。据材料二、三、四、五,具体指出这两种势力。(2分)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B 2.A 3.D 4.C 5.D 6.B 7.C 8.B 9.C 10.A 11.B 12.C 13.D 14.C 15.A 16-20,BDD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4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5题为选做题,共四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两题。 21.(11分)
(1)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特点:战国出现大商人;明代出现“商帮”(或出现徽商和晋商)。(2分) (2)变化:由奢侈品到日用品。(2分)
第 8 页 共 10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