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校版与名师对话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考前高频考点再练 考点3 常见的
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
考点三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判读
该类题一般以等压线图为载体,侧重考查风力和风向的判断,锋面系统和天气变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各种气温、降水等统计图表、数据为载体,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特征描述、成因分析等;也可能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有关气候类型、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判读时,要关注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关注雨热配合状况,关注降水多少,关注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考点再练]
(2015·北朝阳文综)读“北京市2015年4月16日~21日天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段,北京市( ) A.因寒潮过境而出现降温过程 B.19日较20日,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日温差随阴雨过程持续增大 D.降水过程利于降低空气中的浮尘
[解析] 从图中分析,18日的降温是因天气状况(阴转小雨)变化而导致的,并非是寒潮过程(寒潮降温幅度一般在10℃以上),A错;19日较20日,天气晴朗,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最低气温较低,B错;气温差18日为10℃、19日为13℃、20日为12℃、21日为14℃,并非随降雨过程持续增大,C错;空气中的浮尘会随降水而变少,D正确。
[答案] D
2.图示时段,气温总体上升的原因是北京市( )
①白昼时间增长 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③受夏季风影响 ④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是对一个地区长时间升温来说的;而夏季风的影响是对一个地区夏半年升温来说的;日期为4月16~21日,为北半球夏初,白昼时间在不断增长,正午太
阳高度在不断增大,因此北京市气温在短时间内总体上升。综上所述,B正确。
[答案] B
(2015·皖南八校联考)城市中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影响大气辐射,进而影响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局地天气。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辐射特征对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读“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上海徐家汇通量观测站3种天气型向下短波辐射(a)、向上短波辐射(b)、向下长波辐射(c)、向上长波辐射(d)日变化”图,回答3~4题。
3.上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3种不同的天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晴有霾、乙为晴、丙为多云 B.甲为晴、乙为多云、丙为晴有霾 C.甲为晴、乙为晴有霾、丙为多云 D.甲为多云、乙为晴、丙为晴有霾
[解析] 读图,甲地向下的长波辐射变化最大,说明大气逆辐射变化幅度大。向上长波辐射变化大,是地面辐射变化幅度大,应是晴天。乙地向上长波辐射变化幅度较大,向下短波辐射较弱,可能是晴天但有霾。丙地向下的长波辐射稳定,变化幅度小,可能是阴天多云,所以C对。
[答案] C
4.有关云和霾对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霾和云对短波辐射均表现为削弱作用,霾的削弱作用明显大于云 B.由于到达地表的太阳短波辐射的衰减,向上反射的短波辐射相应增多
C.多云天向上长波辐射明显减少,向下的长波辐射增大,综合作用是云使地表净长波辐射(有效辐射)明显增大
D.晴有霾天气向上和向下的长波辐射均小于晴天,主要是由于晴有霾天气时温度低于
晴天
[解析] 霾和云对短波辐射均表现为削弱作用,霾的削弱作用明显小于云,A错。由于到达地表的太阳短波辐射的衰减,向上反射的短波辐射相应减少,B错。多云天向上长波辐射明显减少,向下的长波辐射增大,综合作用是云使地表净长波辐射明显增大,C对。晴有霾天气向上的长波辐射小于晴天,向下的长波辐射大于晴天,D错。
[答案] C
(2015·上海质监)下表是四个城市的气候数据。回答5~6题。 城市 甲 气候要素 气温(℃) 降水(mm) 气温(℃) 降水(mm) 气温(℃) 降水(mm) 气温(℃) 丁 降水(mm) 1月 8.9 54 2.4 52 22.5 136.3 -4.6 3 4月 15.0 21 9.4 49 19.2 127.7 13.1 19.4 7月 27 5 18.4 81 12.5 69.6 25.8 192.5 10月 19.0 44 10.4 64 18.3 88.1 12.4 24 全年 17.4 407 10.2 696 22.3 1276.5 11.5 644 乙 丙 5.表中四个城市,分布在我国的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解析] 由图表可知甲为地中海气候,位于北半球,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北半球,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半球,丁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不存在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D正确。
[答案] D
6.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①甲城市有酿酒的有利条件 ②乙城市冬夏都适合穿西装 ③丙城市位于南半球 ④丁城市树木冬季常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由上题可知丁城市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草木枯黄,④说法错误,排除④,答案为C。
[答案] C
(2015·江西新余二模)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7~8题。
7.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势 C.人类活动
B.洋流
D.太阳直射点移动
[解析] 比拉姆地处赤道北侧,是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赤道低气压带也随之移动;6月22日和12月22日,太阳分别直射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当地处在信风影响下,少雨;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当地处在赤道低气压控制下,多雨。选D正确。
[答案] D
8.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 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
[解析] 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变为由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的热带草原气候;当赤道低气压控制时,多雨;当信风带控制时少雨;即一年有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选C正确。
[答案] C
(2015·赣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