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问题的正确认知
① 剔除(Eliminate); ② 合并(Combine); ③ 重排(Rearrange); ④ 简化(Simplify)。
剔除(Eliminate)
一般来说,剔除的主要内容包括: ◎ 以手作为持物工具的工作; ◎ 不方便或不正常的动作; ◎ 必须使用肌力才能维持的姿势; ◎ 必须使用肌力的工作,以动力工具代之; ◎ 危险的工作;
◎ 所有不必要的闲置时间和人员。 合并(Combine) 合并的主要内容包括:
◎ 各种工具,使其具有多用途; ◎ 可能的作业; ◎ 可能同时进行的动作。
【案例】
什么时候合并最合适
某企业设备出现问题,设备部门与生产部门相互推卸责任,把两个部门合并后,问题解决了。在合并之前,要分析什么情况适合合并或者分开。比如有三个设备修理人员,原来隶属于设备部,共管三条生产线,设备坏了才去修,平时就闲着。现在把他们分别分配到三条生产线,这样平时他们就在现场走动,与操作人员一起保养、维护设备。如果某台机器设备出了故障,三个人还可以一起进行修理。
案例中,设备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合并有效解决了设备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设备人员平时还能帮生产人员建立设备维修保养的意识。
重排(Rearrange) 重排的主要内容包括:
◎ 使工作平均分配于两只手,两只手的同时动作最好呈对称性;
◎ 小组作业时,应把工作平均分配于各成员,把工作安排成清晰的直线顺序。 简化(Simplify)
简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 使用最低级次的肌肉工作;
◎ 减少视觉动作,并降低必须注视的次数; ◎ 保持在正常动作范围内工作; ◎ 缩短动作距离;
◎ 使手柄、操作杆、足踏板、按钮均在手足可及处。
二、解决问题的误区和标准程序
1.解决问题的误区
很多管理者解决生产问题往往是凭直觉。事实上,解决生产问题存在以下误区: “一时式”方法
所谓“一时式”解决方法,就是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之后还会不断发生。 “一事式”方法
所谓“一事式”解决方法,就是把此事情解决了,但是与之相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问题仍然会不断发生。
“脉冲式”方法
所谓“脉冲式”解决方法,就是问题解决了又出现,再解决,再出现??问题波浪式出现。
2.解决问题的标准程序
对于比较复杂、难以解决问题的标准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解决问题的标准化程序
现状调查
把握问题、现状调查。对问题进行现状调查,也就是叙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过程。叙述问题的内容包括:事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员以及事件的程度和状况。
QC手法。把握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可以用QC手法,包括查核表、层别法、柏拉图、直方图、管制图和推移图。
问题分析表。问题分析表有利于明确事情的最基本资料,包括时、地、人、事及其程度状况。
分析原因
问题出现后,往往会分析出很多原因,应该缩小问题,掌握重点,确认真正原因。检讨有无设定标准,标准设定是否合理适用,操作是否依标准进行?
【案例】
分析原因,设定标准
某企业存在一个大问题:每个月平均有一至两根手指头被注塑机砸掉。 问题摆在新上任的制造部经理面前,他分析出很多原因,比如员工操作机器时
注意力不集中、过于疲劳或技术不好等。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员工违反操作规程:注塑机的设计是用两只手同时按按钮,机器才会压下来,如果两只手都去按按钮,机器永远都压不到手指;但是有些员工为了偷懒,把一个按钮用东西堵住,进行单手操作。该企业针对此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制定了相关规定:凡发现单手操作的员工,一律罚款100元。这样生产安全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案例中,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之所以得到了有效解决,主要是企业对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确定要因
以柏拉图确认重要原因的影响度时,可连续展开运用,应用不同的层别角度追查焦点。若要因明确,且可采取对策者,应立刻依经验、专业及历史事件启示作判断。影响度大的要因尚无法下对策时,则依特性进行要因分析,确认要因影响度;用问题阻力因素与助力因素分析影响问题的各种要素,并选出重点。
制定对策
制定对策应注意的问题有:
具体可行。该对策尽量为内部能力可解决的对策。
活用创造性思考原则(头脑风暴基本准则)。4至6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某方案,并做记录,要求如下:
第一,不允许有任何批评意见,以免扼杀很多想法,允许把所有建议记录下来; 第二,允许异想天开(想法越离奇越好),越奇怪的想法,越有可能解决问题; 第三,追求数量而不是质量,数量越多,供选择的可能性答案就越多; 第四,寻求各种想法的组合和改进,这样原来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完善。 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创意。
治本性、适时性、风险性。对策应治本而非治标,以经济性、适时性为主要基准,兼顾各种风险的考虑。考虑经济性,即考虑解决该问题的成本与节约资金之间的关系,力求用少量费用挽回尽可能多的资金。
决策分析,问题描述。此环节需要制定表格,一般包括:希望达到的标准、有利因素、不利因素、采取的对策、负责人、日期、检查人、结果等项目。
实施对策
实施教导。对有关人员进行教导,需要教育员工两点:第一,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对员工有什么好处;第二,怎样去做。
实施跟踪。可以将复杂问题分阶段实施,同时管理干部一定要跟踪过程。跟踪过程要设定各项工作要达到的程度,然后做点检,还要让部属看到实施状况。
检查效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