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听汪志广讲座有感
孩子的努力程度,往往取决于大人的在乎程度。
二、关于教师学习
学习,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如果工作很苦很累,说明学习不够。
1.教师的学习——有效。 有效学习,智慧工作。 读书要用心,要有目标。 2.学生的管理——智慧 爱学生要有智慧。 受尊重的必须是有专业的。 我们缺乏教育富孩子的经验。 学校的产品就是优质的教育服务。
老师对孩子好,孩子不领情,这是很正常的,要反思自己。 看到问题,改变自己才是出路,创造最适合孩子的教育。
对牛弹琴,牛听不懂,不是牛的错。 在学生犯错误时,学生仍然期待老师的爱。
奥斯没有任何理由嫌弃学生,尊重学生反映老师的修养。对学生的教育方
式方法表现老师的修养。
3.教师的成长——专业
既要尊重理解学生,更要教会学生尊重理解教师。
社会舆论、家长期待不一定符合教育规律,抓呢的态度就是把教育当作科
学。
让孩子带着感情学习,感情不能伤害。 教育学生,话到嘴边,想想再说,防止祸从口出。
理论是指导,实践有学问。 4.学生的生活——幸福
三、处理好民主管理与严格管理的关系 不能把民主管理与严格管理对立起来。
民主管理不是放任自流角色要理直气壮地严格管理学生。
严格管理不等于严厉/粗暴管理。 不严格要求不是真正的关心人。 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人而不是迁就人。 基本纪律/基础要求必须严格。
管理学生方法:
言语疏导,惩罚约束,做家长工作,行为训练,情感关怀。
没有知识准备,不能教育学生。 和孩子成为同学,和家长成为朋友。 批评教育学生从学生利益出发。
四、关于课堂教学
修身养性,做学生眼中的好人,赢得学生。 精彩教学,做学生眼中的高人,吸引学生。 有道有术,做学生眼中的能人,管好学生。 教学相长,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带领学生。 课要讲得精彩,课讲不完是因为废话太多,准备不充分。
三不讲:
学生知道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三讲:
讲盲点,讲疑点,讲难点。
听《全国教育名家汪志广学术报告会》有感
(2011-08-04 13:11:15) 转载 标签:
杂谈
7月16日,东昌区全体教师汇集在广电大厦,聆听了全国教育名家汪志广的学术报告,汪教授从《新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和《民主科学管好学生》两个方面,运用了大量鲜活的事例阐述了他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所传递出的教
育思想,时时撞击着在座的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在这炎炎的夏日,如注入一泓清水,如吹来一股春风,令人陶醉。汪教授的精彩讲演对我的启发很深.
启示一: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他在报告中讲到:“新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离不不开学习。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决定生存,学习决定方向。”现代信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与发展快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去学习新专业知识。亨利.福特曾说过:“任何人只要停止了学习就会衰老,任何人只要坚持学习就会保持年轻。生活中最伟大的事就是保持你的头脑年轻。”“没有时间”成为许多人不去继续学习的理由。其实,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才是真正的原因。而人到了不思学习的地步,他已经真正“老”了。对于学习者而言,关键不是你在学习中投入了多少时间,而是你在这些时间里投入了多少兴趣与毅力。要使自己的生命之树变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要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读书学习,这样你会受益匪浅。
启示二:要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他在报告中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明经常发脾气的教师是学生的玩具。这个故事也警醒了我,细细想来向学生发脾气,不但使暴躁的态度与学生产生了敌对的情绪,不能使学生真正地信服你,也不是教师的明智之举。教师要使学生信服你,就要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去耐心教育学生,以爱心去感染学生,用热情去发现学生。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因为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混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就教学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反思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原因,促使他按时完成,使孩子充分体验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跟孩子交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
启示三:要做一个快乐型的教师。
汪教授在他的报告中还讲到:好心情造就好人生,孩子有了好心情,就会有好人生。教育最终的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最好的体现是孩子快乐地成长。而孩子的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心态。如果父母是快乐的,他们的快乐会传染给孩子。如果父母自己整天愁眉苦脸,孩子如何能笑逐颜开呢?让孩子快乐很简单,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情。关注孩子的心情,就要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孩子的学习状态好,成绩肯定好。父母要像关注孩子的身体一样关注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无形生命舒展了,他的无形生命就能承受更多的风风雨雨。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不是智力问题,而
是心情问题,这一类孩子是高敏感、高自尊、高脆弱,容易受伤害,心情容易破坏,父母和老师更要用心地呵护他们,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好心情,好人生。
总之做一个有道有术,管好学生、赢得学生的教师,我还需不懈的努力。
炎炎夏季,我区千名教师聚于广电大厦,用心聆听全国教育名家汪志广主任的讲座。汪主任的开场白以春天般的心情进行春天般的问候,几句朴实真诚的话语便拉近了台上与台下的距离,使我们感同身受用心做教育是何等圣事。汪主任强调:即使工作辛劳,即使文笔稚嫩,也仍应该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确如此,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下面,我就把听后的点点感悟与亲爱的读者---您一起分享:
一、享受孩子 1、热爱孩子。
汪主任指出:教师的道德底线是---尊重学生,哪怕是您不喜欢的学生。是啊,爱学生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尊重学生,尊重每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宽容地对待他们的每一天的成长。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使我深深感到:对学生具有十足的爱心与责任心一定会使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爱学生,不仅仅是爱自己喜欢的学生,不仅仅是爱自己想爱的学生,而是要爱每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