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路 道路设计 计算书 范例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李家山至陈家沟路段设计说明书 *新建路面设计成果文件汇总* **************************
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
序号 车型名称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距(m) 交通量 1 黄河JN150 49 101.6 1 双轮组 310 2 解放CA10B 19.4 60.85 1 双轮组 1580 3 跃进JN130 15.3 38.3 1 双轮组 158 4 小汽车 33 72 1 双轮组 610
设计年限 12 车道系数 .6 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 7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792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3102716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447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1751154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32.7 (0.01m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4 .64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46
35
%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李家山至陈家沟路段设计说明书 3 石灰粉煤灰碎石 .65 .42 4 石灰土稳定碎石 .42 .23
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 路 等 级 : 二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4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33.2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 (cm)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64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1800 .46 3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 1500 1500 .42 4 石灰土稳定碎石 ? 850 850 .23 5 土基 34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32.7 (0.01mm)
H( 4 )= 20 cm LS= 35 (0.01mm) H( 4 )= 25 cm LS= 30.8 (0.01mm)
H( 4 )= 22.1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22.1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2.1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2.1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36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李家山至陈家沟路段设计说明书
H( 4 )= 22.1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22.1 cm(仅考虑弯沉)
H( 4 )= 22.1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 cm --------------------------------------- 石灰土稳定碎石 23 cm --------------------------------------- 土基
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公 路 等 级 : 二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4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计算应力
37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李家山至陈家沟路段设计说明书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1800 计算应力 3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 1500 1500 计算应力 4 石灰土稳定碎石 23 850 850 计算应力 5 土基 34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2.4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5.5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9.7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104.3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40.7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LS= 274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1 )=-.297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2 )=-.152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3 )= .108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4 )= .157 (MPa)
干燥段
************************** *新建路面设计成果文件汇总* **************************
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
序号 车型名称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距(m) 交通量 1 黄河JN150 49 101.6 1 双轮组 310 2 解放CA10B 19.4 60.85 1 双轮组 1580 3 跃进JN130 15.3 38.3 1 双轮组 158
3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