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是高薪养廉还是稳薪养廉
是高薪养廉还是稳薪养廉
公务员的工资应该保持在什么水平,才能让其既有进取心又能廉洁自律?2006年5日出版的《检察日报》刊登署名易近鸿的文章说,低薪不是和谐社会的选择,高薪养廉低估了人性的阴暗面与社会的复杂程度,公务员稳薪养廉是理性社会的必然选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健的工资制度是廉政建设的保障。
一、众说纷纭,各有千秋
是高薪养廉还是稳薪养廉?对于这一问题支持者认为在CPI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公务员的工资也应该同步上调。工资低了会让公务员丧失岗位自豪感和工作热情,公务员队伍也就不可能招揽最优秀的人才进来。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任何人都有权利分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果实。
不支持者认为:公务员工资,现在主要是规范的问题,涨工资好像有点太刺激了,不是很合适。现在一线工人的工资水平也不是很高,他们涨工资的呼声更高。毕竟有的公务员拿的工资并不低,如果公务员的薪水“高高在上”,客观上导致这个阶层高高在上。如果公务员日益脱离人民群众,执政能力将削弱。
两难选择者认为:政府在是否涨工资上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不涨工资,物价上涨,公务员肯定不乐意;如果涨工资,老百姓又会说政府不亲民了,毕竟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还没完全解决。这个社会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低收入人群还比较多,贫富差距依然很大,所以,政府在给公务员涨工资时还是很谨慎的。
二、高薪养廉行不通,稳薪养廉是理性社会选择
工资低了会让公务员丧失岗位自豪感和工作热情,也就不可能招揽最优秀的人才进来,政府很难长时间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工资向道德水平参差不齐的几千万名公务员购买劳动成果。如果过分强化道德说教和纪律要求来弥补薪水的不足,将导致部分优秀人才游离于国家机器之外。反之,如果公务员的薪水“高高在上”,客观上导致这个阶层高高在上。如果公务员日益脱离人民群众,执政能力将削弱。
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如果优秀人才为体制所吸纳,并能有效地工作,那么政权是强势而稳定的。因此,以适当的薪水来保持一支稳定优秀的公务员队伍是关乎国家安全、社会清廉的战略问题。稳薪养廉是理性社会的必然选择。
蹂践去掉秕稃后的谷粒堆聚在一起,古人称之为“稳”。稳,即安定、平稳,这里也含有确定、确保、规范、适度、明确之意。稳薪,即稳健的薪水制度,确保公务员在当地能过上一种中上水平或是相对体面的生活,为公务员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稳健的工资制度是廉政建设的保障
工资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我们对它的社会功能有如下期待: 一是工资必须是确定、确保的。稳,从禾,“禾”与粮食有关——这是稳薪的第一要义。 二是规范、稳重。稳健的工资制度是成熟理性社会的标志。只有稳定、规范的工资制度才能得到大多数工薪阶层的信赖、依赖。工资全国是统一的,地方补贴各有不同,由当地政府财政公开发放,一般不存在争议。而单位奖金差别很大,问题也很多。各单位收入悬殊主要由单位内部福利奖金造成。各单位领导为了保证内部人心凝聚,必须广开门路增创增收,扩充“小金库”发放奖金。所谓靠山吃山,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单位权力私人化,腐败现象不正之风大量滋生。
三是匀称、适度、公平。这是工资制度所属的社会财富分配序列的原则决定。财富第一次分配是市场主持,遵循效率原;第二次分配是政府主持,遵循公平原则,实现矫正的正义;第三次分配是社会团体如慈善组织主持,其原则是救助;第四次分配是非常态的,被称为“灰
色分配”和“黑色分配”。公务员工资当然属于第二次分配,必须讲究公平正义。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同一地区不同行业、同一行业不同单位、同一单位不同部门、同一部门不同的身份,待遇悬殊。职务职称级别有差别是正常的,太大引发的不平衡心理越厉害。
四是明确、准定。什么级别,有多少钱,公开透明,便于监督。明确的工资制度有利于形成对公务员收入的正确预期。稳薪有利于公务员本人形成本分、实在、明确的人生态度,从而有利于公务员队伍建设,有利于平稳社会的建立。 五是工资待遇须符合当地社会经济生活水平。当今我国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可以分成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发达地区收入高于另两类地区,后两类地区的公务员易产生攀比心理。领导干部盲目攀比心理太强不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第六,工资待遇与岗位贡献相符,要承认级别待遇的合理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把不同级别公务员的待遇给足,这是务实稳健的作风。公职人员只是权力的管理者,是管理者就得有权威,待遇是权威的象征和保证。 总之,“取所当取,不伤乎廉;用所当用,不伤乎滥”,分内的要给足,分外的莫伸手。伸手即是贪,伸手就要捉。稳健的工资制度是成熟理性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廉政建设的保障,有利于人心稳定,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