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各地州县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答案:A[解析]略。
89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提出这一物质定义的是()。
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列宁
D:马克思
答案:C。解析:列宁对物质的经典性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90 . 5,6,6,9,( ),90
A:12;
B:15;
C:18; D:21
答案:6=(5-3)×(6-3);9=(6-3)×(6-3);18=(6-3)×(9-3);90=(9-3)×(18-3); 91 . 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既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在这里和而不同体现着()。
A: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答案:D。和而不同指的是在和的基础上承认差异,承认矛盾的存在。
92 . 下列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A:张某将自己的汽车赠与给李某
B:王某和赵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
C:郑某和刘某成立一合伙企业
D:宋某的院墙倒塌砸伤了周某
答案:D。解析: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和属性,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的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意志方面,即法律行为有一个内在的、主观的领域,包括动机、目的和认知能力等要素;二是外在表现方面,即法律行为外在地客观表现为行动、手段和效果等要素。据此可以判断,D选项中宋某院墙的倒塌这件事里面不存在内在的意志因素,所以D选项的事件不是法律行为。
93 .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些规律逐渐显现出来,认识不到的话则会误导舆论和政策。劳动经济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特别是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之后,求职者实现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单纯的大学毕业几个月之后的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可靠性不高
B: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舆论有待商榷
C: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需要一定时间
D:求职时间长短与工作匹配程度成正比
答案:【答案】A。题目详解:“因此”后为文段要表达的重点:“单纯的大学毕业几个月之后的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可靠性不高”,A正确;B选项中“就业难的舆论”,题干中并未提到舆论的具体内容,为无关选项;C选项为文中直接提到的内容,不符;D项是对“受教育程度越高,求职者实现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所需要地时间就越长”,缺少了“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前提。故答案选择A。
94 . 上级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如何处理?( )
A: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
B: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议等
C:提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议等
D:报请国务院决定
答案:A[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
95 . 游泳中发生腿部痉挛是十分危险的情况。调查发现,春季在游泳馆游泳的人中发生腿部痉挛的人数是在户外开放性水域游泳的人中发生腿部痉挛人数的2倍。因此,春季人们在户外开放性水域游泳时更不容易因为腿部痉挛而发生危险。为了评价上段陈述,最重要的是要知道()
A:平均来讲,在春季以外的三个季节,有多少人在户外开放性水域游泳时发生意外
B:春季在游泳馆游泳的人和在户外开放性水域游泳的人的数量比例
C:夏季在户外开放性水域游泳的人发生意外的数量较上个季节减少的可能性
D:在上个季节里,在户外开放性水域游泳而发生意外的人中有多少在过去也发生过腿部痉挛
答案:B。题目详解:题干根据春季在游泳馆游泳发生腿部痉挛的数量比在户外多,即得出结论“在户外游泳更不易发生危险”。然而产生腿部痉挛的人数多,不一定代表发生痉挛的几率就小。如果春季在游泳馆游泳的人数远远超过在户外游泳人数的2倍,那么在游泳馆游泳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会远远小于在户外游泳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从而使题干结论不成立。因此,确定春季在游泳馆游泳的人和在户外开放性水域游泳的人的数量比例是判断题干论述成立与否的关键。本题答案为B。本题仅就春季在不同地方游泳的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进行讨论,其他季节发生的情况对评价题干论述没有影响,排除A、C、D三项。
96 . A地区的人的饮食总体上说是以面食和肉类为主题,而B地区的人的饮食是以大米和蔬菜为主题。由此可见()。
A:A地区的人去了B地区会不习惯那里的饮食
B:A、B两个地区的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
C:A地区的人觉得他们的饮食比B地区的单调
D:以面食和肉类为主题的饮食没有以大米和蔬菜为主题的饮食健康
答案:B。题目详解:题干只能推出B项:A、B两个地区的饮食习惯有差异。A、C、D项属于主观臆断,均不正确。
97 . 法律的制定有一个严格程序,理论上也是民意的显示。不能在一时情况下因为民意就改,这会破坏法律的____________性。如果开了口子,以后大家_________,那就连法律都不要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连贯,一哄而起
B:严肃,一如既往
C:客观,众口一辞
D:公正,一唱百和
答案:A。题目详解:题目是实词与成语的综合考查,文段前半部分因为民意就改变法律,这是破坏了法律的什么性,由此观察,前三个选项都可以,说明这道题目的限定性选项在第二个空,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众口一辞 指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由此排除,答案选择A
98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个资源消耗型行业,对土地,水泥,钢铁消耗巨大,同时它也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利率比较敏感。
B: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
C:某些司法部门的这种做法不利于公民宪法权利的保护,也不利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最高权威。
D: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句子成分残缺或多余,主要考察谓语残缺。C项谓语残缺,语序不当,应改为:某些司法部门的这种做法既不利于保护公民宪法权利,也不利于维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最高权威。
99 . 神采奕奕:豁达大度()
A:兢兢业业:眉飞色舞
B:炯炯有神:赤胆忠心
C:漫不经心:恬不知耻
D:心猿意马:忐忑不安
答案:B。题目详解: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且是形容人的外在精神面貌和形容人的内在品质间的对应关系。“神采奕奕”意思为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豁达大度”意思为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前者形容人的外在精神面貌,后者形容人的内在品质。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B。“炯炯有神”意思为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赤胆忠心”意思为形容十分忠诚。前者形容人的外在精神面貌,后者形容人的内在品质。因此B正确。A中“兢兢业业”意思为形容做事谨慎、勤恳。“眉飞色舞”意思为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前者形容人的做事态度,后者形容人的外在精神面貌,因此A错;C中“漫不经心”意思为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恬不知耻”意思为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前者和后者明显不是形容人的外在精神面貌和形容人的内在品质间的对应关系,因此C错;D中“心猿意马”意思为心意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忐忑不安”意思为心神极为不安。前者和后者都是形容人的内心状态的,因此D错。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100 . 撰写了《大唐西域记》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僧一行
D:柳宗元
答案:B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