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资料
通过对泵盖铸件的大体质量估算为小于5 kg,壁厚不均匀,小于12mm。因此旋钮在砂型中的冷却时间大致在25~40min内。 2.7砂芯的确定
根据确定的浇注位置和分型面以及铸件内腔的形状,确定在此铸件中安放1个砂芯就可达到工艺要求。
该铸件的中心孔需用到垂直型芯及芯头,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 P71知,垂直芯头的高度h一般取15~150mm,型芯横截面积越大,型芯高度H越高,h亦越高,下芯头的斜度较小些,一般选5°,上芯头的斜度一般为10°。为了便于下芯装配,芯头与芯座之间留有间隙 δ。机器造芯时,δ较小。 砂芯为垂直砂芯,水玻璃砂、机器造型,安放位置如工艺图所示。该砂芯有两个芯头,根据《JB/T 5106-1991铸件模样型芯头 基本尺寸》确定:下芯头高15mm,与芯座间隙0.5mm;上芯头高15mm,与芯座间隙0.5mm;上、下芯头斜度均为10°。如图所示:
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灰铸铁中小型铸件收缩率:0.9~1.1%,取中值1.0% 。 2.9冒口的确定
由于灰铸铁补缩要求较低,故在铸件浇口处设置一个暗冒口,冒口颈直径4mm,高度5mm。
- 7 -
2.10浇注系统的确定
(1)该件从分型面进行浇注,浇注系统开设位置详见工艺图。
内浇道采用扁平梯形,如此可有效防止夹杂物流入铸型型腔,不易在铸件连接处产生缩松,同时便于清理。横浇道采用高梯形,直浇道为圆柱形,浇口杯采用普通漏斗形。
浇注系统为封闭式浇注系统,各基元尺寸及比例关系为:
F内:F横:F直=1:1.3:1.05
(2)浇注位置选择取决于:合金的种类、铸件结构、铸件质量要求及生产条件; 确定浇注位置的主要原则有: 1.要加工面朝下或呈直立状态 2.应有利于铸件补缩
3.应保证铸件有良好的金属液导入位置,保证铸件充满. 4.应使合型、浇注和补缩位置相一致
综上所述,应该选择中间注入式浇注系统。如图所示:
- 8 -
3.芯盒的设计
3.1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
由于采用热芯盒射芯法制芯,故选用HT200做芯盒,采用垂直对开式芯盒。 详细材料和相应热处理要求见下表:
名称 热芯盒主体 销套定位销 顶芯杆回位导杆 固定板、盖板 芯棒 用材料 HT200 45 45 45 45 热处理要求 消除应力处理,500~550℃保温4~8小时 45钢淬火 HRC50~55 淬火 HRC45~50 调质 4.总结
本文为铸造工艺课程设计的课题设计报告,设计课题为泵盖。报告从泵盖零件图开始分析,逐步确定铸造工艺方案,至模样模板以及芯盒的设计,其过程和数据均已一一给出。
由于我对铸造工艺有相应的不了解,故去查找了相关资料。每份图纸的设计和审核工作都按要求完成。
在课题设计过程中,铸造工艺图无疑是很重要的,其标示出了分型面、机械
- 9 -
加工余量、砂芯形状尺寸、浇注系统等一系列铸造中必不可少的参数。工艺图也是一改再改,不理解之处就去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询问老师意见。
我发现,铸造工艺设计中有着大量的工艺参数需要去查找,并且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如何从中选出适合本课题铸件的相关参数有着一定难度。信息的取舍与否直接影响到课题设计的严密性、严谨性,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地改善我的设计。
此次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对于我进一步认识铸造领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实际的工艺设计,亲身投入到设计中去,体会学习设计思路,对于我而言,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
参考资料:
1. 叶荣茂 吴维冈 高景艳 编,《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版社,1993.11
2. 《铸造手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学会编,1994.10 3. 高文清 李魁盛 编,《铸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 10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