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泵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资料
分型面选择原则:
(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 (2)应尽可能减少分型面数目;
(3)平直分型面和曲折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选择平直分型面; (4)分型面应选取在铸件最大截面处。
经考虑,分型面选择在最大截面处,内浇道也从此处进入。此方案起模方便,大部分铸型位于下箱,有利于保证浇注质量,且也能获得质量均衡的铸件。缺点是下芯稍有不便,但不影响。如下图:
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
由于铸件外形尺寸较小,也考虑到所选用的造型机型号,采用一箱四件。 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
铸件的最小铸出孔直径 mm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
铸件材质 灰铸铁 壁厚 8~10 最小孔径 6~10 灰铸铁件 12~15 15~30 30~50 铸钢件 ~ 30~50 50 查表,灰铸铁件大量生产的不铸出孔的最小直径为12~15mm,故只需铸出中间的21H7的孔.
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
- 3 -
机械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是指在铸件加工表面上留下的、准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去的金属层的厚度,目的是获得精确的尺寸和光洁的表面,以符合设计的要求。
铸件加工余量的大小,要根据铸件的合金种类,生产方法,尺寸大小和复杂程度,以及加工面的要求和所处的浇注位置等因素来确定。 如下表:
成批、大量生产灰铸铁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尺寸公差等级CT 加工余量等级MA 手工造型 11~13 H 机器造型及壳型 8~10 G 金属型 7~9 F 低压铸造 7~9 F 由题可得:机器造型。 如下表:
尺寸公差等级CET 加工余量等级MA 基本尺寸/mm 40≤ 浇注位置 顶面 侧面 >63~100
与尺寸公差配套使用的合金钢件加工余量
查表得,铸件的加工余量为:顶面——0.5mm,侧面——0.5mm,底面——1.4,
底面 0.5 0.5 1.4 0.5 0.5 1.4 0.5 0.5 1.4 G G G 8 9 10
加工余量数值/mm - 4 -
如图:
铸造圆角:
铸件上相邻两壁之间的交角,应做出铸造圆角,防止在尖角处产生冲砂及裂纹等缺陷。圆角半径一般为相邻两壁平均厚度的1/3~1/2,中小件采用R3-R5mm,此处取3mm。
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
起模斜度:除零件本身具有的斜度外,除零件本身具有的斜度外,另设Φ90与Φ110外圆处起模斜度。
根据标准《铸件模样起模斜度》中的规定,该铸件选用增加铸件厚度的起模斜度形式如图所示:
- 5 -
查询铸造工艺设计手册1-15,得到以上起模斜度为4°,a=0.8mm。
分型负数:
使用黏土砂干型和表干型时,通常需要在分型面上垫石棉绳或火泥条,从而使垂直分型面方向铸件的高度增高了。 如下表:
黏土砂干型和表干型的分型负数
沙箱长度 / mm 分型负数/mm 干型 表干型 ≤1000 2 1 1001~2000 3 2 由于铸件的最大尺寸只有110≤1000mm,一般选干砂型,故选分型负数为2mm。
铸件在砂型中的冷却时间:
铸件在铸型中的冷却时间与铸件形状、大小、和壁厚等有关。铸铁件开箱时铸件的温度可控制在下列温度范围: 一般铸件 400~450℃ 易开裂、易变形铸件 200~300℃ 易冷裂 800~900℃ 壁厚均匀铸件 600℃ 根据《铸工实用手册》中小型铸铁件在车间地面上浇注时的冷却时间见下表。 铸件 重量(kg) 铸件壁厚(mm) 冷却 时(min) 20~30
- 6 -
<5 5~10 10~30 30~50 50~100 100~250 <8 <12 <18 <25 <30 <40 25~40 30~60 50~100 80~160 120~30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