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 古代诗歌阅读词含解析 8350
古代诗歌阅读 词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双声子·晚天萧索
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 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词,写了词人游三吴时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词人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 B.“晚天萧索”点明游历的时间,写出了当时的环境,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引起下文。 C.上阕属于实写,通过对三吴风景的描写,表现了昔盛今衰的感慨,引出下文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D.下阕通过“图王争霸”和范蠡“扁舟隐居”相对比,表达了词人对范蠡建功立业的倾慕之情。
2.赏析“斜阳暮草茫茫”一句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问题。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 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 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 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 时年42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入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 表现出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仲春之景。 B.“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 又适逢春雨, 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 C.“闲意态, 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态生活状:村民们悠闲自在, 生活井然有序。 D.“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农家女子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
②
①
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 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于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嫩凉”巧妙点题,突出题目中“秋试”之“秋”微凉、清爽的季节特点。 B.“春蚕食叶响回廊”句生动贴切描摹出考生奋笔疾书、考场庄严寂静的情形。
C.“又携书剑路茫茫”写廓之携书佩剑踏上前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隐含了担忧之情。 D.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
2.本词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1.对本词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
②
③
①
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2.这首词采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各题。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
辛弃疾
彩胜①斗华灯, 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 伴使君行乐。 红旗②铁马响春冰, 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 倩一枝随著。
【注】①彩胜:又称幡胜。《续汉礼仪志》有:“立春之日, 立青幡于门外。”②“红旗”句:苏轼《上元夜》有“牙旗穿夜市, 铁马响春冰”的诗句。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前青幡与华灯交相辉映, 大地春风送来暖意。这两句描写出节日的盛景。 B. 天空的明月本是自然现象, 词人用“唤取”两字赋予月人的情感, 饶有情趣。 C. 面对着元夕立春这样热闹的节日, 年老的词人淡薄了红旗铁马的征战生活。 D. 词人对元宵夜华美的盛景不感兴趣, 却独自一人来到前村欣赏早开的梅花。 2. 词的最后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清词, 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清】陈维崧
席帽聊萧, 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 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 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 离披打。今古事, 堪悲诧;身世恨, 从牵惹。倘君而尚在, 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 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 如铅泻。 【注】 ①康熙七年(1668年), 陈维崧赴京求仕, 未果而归, 途经河南开封, 凭吊信陵君祠, 写下此词。②毛薛:战国时赵处士毛公与薛公的合称。毛公藏于博徒, 薛公藏于卖浆家。 魏公子信陵君客赵, 闻二人名, 折节往从之游。后秦兵攻魏, 二人力劝信陵君归救魏国, 终于大破秦军。③原尝:赵平原君和齐孟尝君合称, 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君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②
③
①
A.这首词写作者偶然路过信陵君祠进行凭吊, 表达了作者凭吊时的感受。 B.上片描写了秋风中信陵君祠荒凉破败的景象, 营造了一种悲凉萧瑟的氛围。 C.下片开头两句总领, 以古今人事相通令人悲诧, 引出吊古伤今的情怀。 D.词中用典, 抒发了生不逢时的感慨, 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 2.词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作者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1.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C.“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主人公无从知晓亲人的消息,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
D.五、六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了风吹竹子的景象,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2.“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主人公“恨”的原因有哪些。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问题。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此词是王安石二次罢相后隐居金陵时的作品。②欹眠:斜着身子睡觉。③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的道路, 亦指仕途。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②
③
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