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2016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选择题共16分,非选择题共34分,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准确的。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水果榨果汁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鲜奶制酸奶 2.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 B.蒸馏水 C.石油 D.生铁 3.在餐厅,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药品 C.给液体药品加热 D.读液体体积 5.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B. 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 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D.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九年级化学试题共6页】第1页
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但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不可能爆炸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
的是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一氧化碳 还原性 冶炼金属 B 氧气 助燃性 医疗急救 C 氮气 稳定性 食品防腐 D 干冰 升华时吸收热量 制冷剂 8.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检验CO2中含有的少量CO 将气体点燃 D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二、理解与应用(16分)
1.(4分)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由氢、碳、氧、氯、钠、锰中的1~3种元素组成。 (1)甲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
(2)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气体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
微粒的图示。
丙
(4)液体丁和固体戊混合可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固体戊的化学式为 。
【九年级化学试题共6页】第2页
2.(4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
(1)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常用于自来水厂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用肥皂清洗衣物时,若水中只产生少许泡沫并出现浮渣,则可判断所用的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不应该提倡的是 。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3.(4分)生活中的物品是由各种物质制成的,每种物质都具有相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1)德城区家用燃气多为天然气。天然气 (填“属于”或“不属于”)化石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的应用着。铝制品耐腐蚀,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铁质容器不能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4分)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表面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1.(6分))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可以用来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九年级化学试题共6页】第3页
(2)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2.(6分)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明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 (填写化学式)。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与分析 (6分)
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37 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g。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 g时,还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试题共6页】第4页
2016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
化学试题·答题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分 线 号 一、选择题(16分)
证 考 准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理解与应用(16分)
1.(4分)(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订 名 姓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2.(4分)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3.(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级 班装4.(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12分)
1.(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 学 (4)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试题共6页】第5页
2.(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四、计算题(6分)
(1)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座号 【九年级化学试题共6页】第5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