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氏家谱
李氏源流序
东京名族杨家美千秋江州义门陈氏流芳百代古来世家必以敬宗状族为重
国朝圣主仁皇帝 圣谕十六条
颁示天下第二条曰笃宗族以昭雍睦 夫笃兴昭莫大于修谱修则谱
万年之渊源,可溯数百世之支派,有条雍睦之义,可德而讲也。吾邑李氏,则会此意焉。壬戌 夏 李兄宗榜以绩修为任,持卷来馆乞余序,余美其志切。本源爰考五音集韵,李氏乃唐虞之时,皋陶为大理,因官氏焉至殷,有理征固皋陶之裔也,古理与李通,后因未为刑官,改理为李传十余世至周,有伯阳同为李姓之祖,自汉而唐根深枝茂,锦心织口李白之文章,阵马风樯传李贺之诗,思状元则有李文定、李固,言宰相则有李叔翰,李太初推之李勉,拜岭南节度李纲封太子少保,以及六绝翰林则美李邕八砖学士则,称李呈此皆唐代之杰出者也,传至六朝,李棋乃梁时翰林李崇为淮南都督处及五代李恂为生汉御史,李膺称天下楷模历传至宋,李至至为太宗时翰林,李源拜真宗宰相,甲第、蝉联史鉴炳,如李氏之盛,固昭昭在人耳,目迄于
1
元时李宗五郎居江西吉安府配蒋孺人为贵族之始, 祖生子一顺和,于明初迁湖南永川府祈阳县今乾坤坪其故址也,传至七世李敬,号肃雍官人,于正统乙亥年列黉序丙子科宴鹿鸣此,又光远有耀者也,至十七世李呈维配刘氏于清雍正年间,自楚来蜀落叶楼房沟生三子应纲、祯、科,祯出继舅父,刘三代还宗,生子六,昌荣、昌凤、昌龙、昌华、昌富、昌贵派分六大房,传兹二十余世,高曾云初历历可考,生没配葬在在可稽,诗曰:本支百世,又曰:于万新年,可为咏之矣,余为之绘系图齿录后为序其源流则知,李氏之振振绳绳发祥未艾,将来兴杨家名族陈氏义门后先辉映也已。
续修序
读山海经而知五岳之脉发自昆仑,四渎之脉源导于黄河,山水有本源,犹人之有祖宗,有人欲知祖宗所由始舍谱必然冈据,则族谱之修宜急矣,余族系出皋陶派衍陇西周秦而下代有伟人,唐宗以来不乏显宦,吾不指而录之者,嫌于无据也。
呈玉祖乾隆四十六年定于邑宗祠摘录支谱考自元时
李宗五郎居江西吉安府配蒋氏为始祖,子一和顺,元末明初自吴迁楚永州府祈阳县下祈阳乡乾坤
2
坪卜筑而居焉,七世祖敬,正统丙子科举人,子五:志太、志贤、志芳、志震、志能,余族乃志芳祖之裔传至十七世。
呈维祖配刘氏,于清雍正年间由楚入蜀落叶楼房沟,子三:应纲、应祯、应科。
祯祖出继刘三代还祖宗,生曾祖父兄弟六,派分六大房,自元迄今已二十余代,越人繁散处各邑,如不续修历数十传后,不知支派所由,祖宗所自出,有不踏郭韬,拜墓之诮,籍谈恣祖之讥者乎,清羁族细思不胜抱歉,因于粤东回渝,有叔祖宗榜命余以续修为任爰将各房齿录汇集书,舅氏唐欣为缮写续成,本本源源脉给分明,数百年之宗支一展而了如,岂非一族之盛事哉。惟是垂休裕庆,迪光前人俾亲,亲之义祀弥昭,是所望乎继起者奕。
续修裔孙宗榜侄孙学清熏沐敬识。 先世自江西籍游湖广字派列后:
顺明成政 福敬芳文 轩大世逢 志朝呈应
刘氏字派:
大兴仕上景 永远子孙昌 端本隆宗美 正修启太祥
李氏名派从十八世起共议二十字敬列于左:
3
本宗正学启 上国光辉举 荣茂先德厚 永代毓后裔
新字派:
诗书传珍宝 贻谋瑗林居 君悬仲龙榜 联科三级第
李氏自帝尧时皋陶启绪历传至元时李宗,为始祖分派齿录。
一世祖,李宗五郎字后堂,系江西吉安府人氏生没失考,配蒋氏,生一子顺和。
二世祖:李顺和,字天祜,于明时迁湖南永州府祁阳县下祁阳乡落叶乾坤坪,生于明宗五年壬申三月二十七日戍时,亡于明建文四年壬午八月十四日未时,葬滑石滩内,山壬向。
配肖氏,生元顺宗八年已亥十一月二日卯时,亡于明永乐元年癸未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生一子,明德。
三世祖,李明德,字在止,生于元顺宗十二年乙未六月十二日申时,亡于正统七年壬戍八月十七日卯时,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
元配蒋氏,生于元顺宗十五年戊戌年十二月十二日午时,亡于明洪武七年甲寅年九月十五日卯时,葬于滑石滩,丙山壬向。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