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4单元导学案
4、总之,不仅外表不好看,还这么地没有用处,这是不是就证明了丑是真的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呢?对,不是。终于被一个科学家慧眼识珠,发现了它的潜能,速读第六段,思考你怎样理解“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中的“拉直”? 理解:眼光是无形的东西,拉直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形象,作用是写出了科学家那种意外的惊喜和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的活灵活现。体现了丑石的不同凡响和科学家的慧眼识珠。
5、“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的将它运走了”中的“小心翼翼”说明了什么?
理解:丑石的价值体现。说明人们对这块丑石是非常爱护、珍惜的,与我们对丑石的态度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6、“这使我们很惊奇”中的“者”指代的是什么内容?
理解: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结合上下文看)
7、作者对丑石的感情也有一个大的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
——这叫做“先抑后扬”。(作者本意是要赞扬“丑石”,但他并不急着赞扬,而是首先极写丑石的“丑”,写它无一用处,人们是如何的讨厌它,然后笔锋一转,说它原是一块非同凡响的陨石,进而盛赞它的美妙和伟大之处。那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提问了几个学生的看法,经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既吸引人,又能取得强烈的效果。)
8、分析了文章的思路与写法特点后,请学生思考并讨论: 讨论: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三、总结归纳:
这是一篇托物寄意、抒写作者对生活哲理体验的散文。作者
29
通过对一块“丑石”的描述,从人们对“丑石”认识的变化,生发出许多感慨,并由此推想到社会上的此类现象,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作业:
1、本文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感悟。你能为本文另外协议各结尾,表达你对丑石命运的感悟吗?
2、片段练习: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片段。 板书:
丑 石 贾平凹 先写了 丑 无一用处——讨厌它
}欲扬先抑 又写了 美 非同凡响的陨石——盛赞
课后反思:
学校:安定区林川小学 年级:六年级 授课教师:李林 课题:寓言二则 课型:新授课 审核:
教学分析:
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目标:
30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3、通过学习,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要努力做一个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 学习重点:要求2、3 导学流程: 学 案 教学流程 一、1、回顾所学寓言,了解寓言特一、 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点。 2、搜集资料,了解庄子。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读,检测是否达二、读译文三遍,了解了课文大意。 到读通、顺、熟及停顿。随 即进行订正指导。 三、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2、 检查重点词语的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和译文进行解决。 情况。 3、 短文讲了怎样一个故四、熟读课文,达到读通、读顺、读事。 熟,尤其注意停顿。 课堂检测: 1、 解释下面的字词 效 颦 挈 妻子 31
小结 三、 试着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总结寓意,落实课后题。 2、填空: 课文通过 的故事,告诉 我们 1、什么事真正的美? 2、这则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课堂检测。 课后反思:
学校:安定区林川小学 年级:六年级 授课教师:李林 课题:楚王好细腰 课型:新授课 审核: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 3、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学习重点: 要求1、2 导学流程: 学 案 教学流程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