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生态环境保护第1节森林及其保护第2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一、二节 森林及其保护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学习目标:1.了解草地的种类及世界草地、森林的分布。 2.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及草地退化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重点) 3.通过材料讨论保护森林的措施。(难点)
一、森林及其保护 1.森林的特点
(1)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最丰富的物种库,全球物种的一半乃至2/3以上,可能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之中。 2.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迁,导致森林覆盖面积有所变化。 (2)人为原因: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和游耕制度。 ②农业社会: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
③工业社会: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是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3.森林的生态功能及毁林的危害
4.保护森林
(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
1984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简称《森林法》?①政府?2002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
??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民间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二、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草地退化 (1)草地概况
①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寒带苔原、草山、草坡、草滩。
②载畜量: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2)草地退化
①原因:由于人口的压力,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 ②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③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会使整个自然环境恶化。 (3)地区差异 地区 欧洲 北美 澳大利亚 其余大洲 退化状况 情况较好 经历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目前好转 曾过度放牧,近年来有所改善 大部分牧场因为超载,面临草场退化和沙化问题 (4)中国牧场:退化、沙化情况严重。 2.保护草地
(1)草地退化的本质:社会经济问题。
(2)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长,②改善经济结构,③加速经济发展。 (3)中国的保护措施
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②改游牧为舍饲、半舍饲,
③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④建立饲草料基地,⑤建设“草库伦”。
1.森林的环境作用不仅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还体现在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木材。
( ) ( ) ( )
2.原始森林一旦破坏后,其生态功能很难得到弥补。 3.保护好草地资源,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4.草地资源是后备的耕地资源。 ( )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草场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A.牧区的生产方式落后 B.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 C.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 D.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提示:1.× 为人类提供木材不属于森林的环境作用。
( )
2.√ 原始森林破坏后,其面积可因人工造林而部分地得以补偿,但其生态功能恢复较难。
3.√ 草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维持着众多的动植物资源。 4.× 草原地区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不能作为后备的耕地资源。
5.D [我国草场资源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荒漠化现象严重。]
森林及其保护 2018年年末,有消息称,世界上又一处森林保护告急,位于肯尼亚东部印度洋沿岸的基利菲县阿拉贝科索科克森林,是东非地区最大的海岸森林,目前正受到美国一家名为CAMAC的能源公司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计划的威胁,自从该公司获得了这一地区进行开发勘探的许可证之后,森林被采伐出了一条条宽阔的土路,并计划下一步将会在森林各处安装数百个爆炸装置以进行地震测试,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警告说,这有可能会导致东非地区的大规模物种灭绝。
问题1 (综合思维)森林具有哪些环境效益?
提示: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净化空气、释放氧气等环境效益。
问题2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提示:森林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使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加也使森林被大量砍伐,另外还有历代战争破坏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也使森林减少。
问题3 (人地协调观)原始森林资源的破坏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提示:会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归纳总结] 1.不同区域森林的生态效益 (1)干旱、半干旱地区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森林破坏后,易造成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环境问题。
(2)湿润、半湿润地区和山区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森林破坏后,易造成水土流失,调节径流作用减弱,使河流径流变化大,易加剧中下游的洪涝灾害。
(3)沿海地区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海岸带,防止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4)城市地区
森林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等功能。 (5)道路或街道两旁
森林可起到减弱噪声、吸收汽车尾气、净化空气等作用。 2.破坏森林的危害
3.我国保护森林的具体措施
(1)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2)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
(3)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 (4)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5)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6)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右图为某网络游戏中的一个画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画面中的情景如果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当地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降水增加 C.水土流失
B.草场退化 D.沙尘暴
2.该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有( )
①林副产品短缺 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④造成土地沙漠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