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古诗两首
流后,再指名回答。(读出景物的美,读出杜甫的喜悦之情,读出学生对诗中景物的喜悦之情和对这种首古诗的喜爱之情。) 2、指导背诵古诗。 七、作业布置
1、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写景的古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生自主 交流) 师可提供其他《江畔独步寻花》诗句,请同学们欣赏。 2、展开丰言的想象,把这首古诗改编成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短文。 2、古诗两首 第2 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加以背诵。
2、理解诗句,感受诗句描绘的景象。 3、感情诗人恬淡的心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我们也曾学习过他的一些诗,比如《元日》,《泊船瓜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另外首诗,再来感受下这位政治家的文学风采。 2、板书题目《书湖阴先生璧》,生齐读课题。 3、师范读古诗,让学生边听边划出生字、新词。 4、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读了这首诗,你认为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二)出示自学提示
1、诗中出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识记、理解的?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小组合作体会,交流、师巡视、指导。 出示问题一
1、 学习生字、指名读读,说一说。
(1)强调:“畦”读qi,不读gui, 与“注”区分开。 (2)“闼”读ta,不读da,与“阀”区分开。 2、词语有: 茅檐、畦、排闼
(1)学生可借助于工具书和注释加以理解。 (2)师点拨:
茅檐---代指茅屋、草堂,这里指但括茅屋在内的整个庭院。 畦---田园中分划的有定界限的长条田块。 排闼---推开门。排、推。闼,门。 交流第二个问题,理解诗句的意见。
1、边轻声读边展开想象,把你脑海中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绘下来。
2、分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注意收集大家的意见。
3、小组长指派代表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学生评一评,并补充说一说。
4、教师归纳,出示诗句的意思。题意: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一首诗。
诗意:主人非常愛干净,人又非常勤快,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到舒适。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教培的,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的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美丽、干净,也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绿。
5、学生齐读诗句的意思,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6、师强调第一、二行写庭院景致,三四行写门前的景物。 交流第三个问题,感悟作者的情感。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出诗的节奏、重音,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诗人所看到的湖阴先生的庭院是什么样的? (干干净净,令人赏心悦目)
(2) 吉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
师小结: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的双手护着孩子一样。这样一“护”一“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河庭院这样美丽,干净,也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湖阴先生的深厚情谊。)
2、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古诗,读出诗人的情感。
(1) 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一评。 (2) 男女生赛读,看谁读的最棒。 三、谈收获
1、理解古诗常用“书……壁”,“题……壁”等句式作题目的基本常识。让学生回忆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诗句,指名背一背,说说大意。如古诗《题西林壁》(作者工安石) 2、指导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 四、作业布置
1,王安石的诗清新雅致,千古传项,请大家课后收集他的诗词,选择两首喜欢的背下来。
2、课后把《书湖阴先生壁》,改编成个小故事,并讲给别人听。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