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催化效率。
7、 别构酶:酶分子非催化部位与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后引发酶构象改变,进而引起酶活性改变,
具有这种变构调节作用的酶称为别构酶或变构酶。 8、 同工酶: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特性不同的一组酶。 9、 诱导酶:在诱导物的剌激下,能大量产生的酶。 10、 Km: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1、 天然底物:当一种酶有多种底物时,酶对每种底物均各有一个特定的Km值,Km最小的底物称为该酶的
天然底物。 12、 Q10:即温度系数,指T每增加10℃,υ增加的倍数。
13、 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I)与酶非共价结合,一般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抑制剂使酶恢复活
力,这称为可逆抑制作用。 14、 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I)与酶共价结合使酶丧失活性,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抑制剂而
恢复酶活力,这称为不可逆抑制作用。
二、 填空题
1、 酶蛋白、辅因子,酶蛋白; 2、 共价;
3、 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
4、 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
5、 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或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合成(或连接)酶类; 6、 活性中心;
7、 结合基团、催化基团;
8、 底物浓度或[S]、酶浓度或[E]、温度或T、pH、激活剂、抑制剂; 9、 竟争性抑制、非竟争性抑制、反竟争性抑制; 10、 对氨基苯甲酸,二氢叶酸合成酶; 11、 胆碱酯酶或羟基酶; 12、 无; 13、 1/4[S]; 14、 心肌; 15、 肝脏;
16、 S型、表观双曲线; 17、 等于或近似于,亲和力; 18、 不是,降低或下调。
三、 简答题
1、 高效性、专一性、可调控、易失活、与辅因子有关。
2、 邻近与定向效应、张力与变形、酸碱催化、共价催化及微环境的影响
3、 Km反应速度等于1/2Vmax的[s],单位为mmol/L;当中间产物ES解离成E和S的速度>>分解成E和P的
速度时,Km值可近似于ES的解离常数KS。此时Km值可表示酶和底物亲和力。Km值越小,酶和底物亲和力越大;Km值越大,酶和底物亲和力越小。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结构、酶所催化的
-6-2
底物及反应温度、pH和离子强度等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各种酶的Km值大致在10~10mmol/L之间。 4、 Vmax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如果酶的总浓度已知,便可根据Vmax计算酶的转换数=[E]/ Vmax,
其意义是:当酶被底物充分饱和时,单位时间内每个酶分子催化底物转换变成产物的分子数。大多数
4
酶的转换数在1-10/秒之间。 5、 I与S结构相似,竞争E的结合部位,但对催化部位无影响;提高底物浓度可解除抑制作用;Km值增大,
Vmax不变。 6、 I与E的非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结合,改变E构象,E催化能力下降,但不影响底物结合;ESI不能生成
P,抑制程度取决于[I];Km值不变,Vmax变小。 7、 I不与游离E结合,而只能与ES结合;Km值变小,Vmax变小。
5 / 45
维生素
一、 名词解释
1、维生素 2、维生素缺乏症
二、 填空题
1、维生素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作为酶 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代谢过程。 2、维生素按溶解性可分为 和 。 3、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 和VC。
4、脂脂性维生素包括为 、 、 和 。 5、缺乏 会导致夜盲症。 6、缺乏 会导致佝偻症。 7、维生素E的别名为 。 8、维生素K的别名为 。
9、植物中的 可以在小肠粘膜由加氧酶作用生成视黄醇,所以又将其称为VA原。 10、将VD3羟化成25-羟VD3的器官是 。 11、脚气病是由于缺乏 。 12、口角炎是由于缺乏 。 13、遍多酸是维生素 的别名。 14、VB5包括 和 。 15、VB6包括 、 和 。
16、人体缺乏 可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和血红素合成障碍性贫血。 17、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的缩写是 ,四氢叶酸的缩写是 。 18、怀孕头3个月缺乏 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 19、硫辛酸作为辅因子参与反应时,起转移 的作用。
20、维生素C的别名为 ,灵长类动物因缺乏 而不能合成。
三、 简答题
1、 为什么婴儿需要经常晒晒日光? 2、 列举5种富含VC的果蔬。
3、 简述B族维生素与辅助因子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维生素: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但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食物供给一类小分子
有机物。 2、 维生素缺乏症:因维生素不足所引起的营养缺乏症的总称。
二、 填空题 1、 辅因子;
2、 水溶性维生素、脂性维生素; 3、 B族维生素; 4、 VA、VD、VE、VK; 5、 VA; 6、 VD; 7、 生育酚; 8、 凝血维生素; 9、 β-胡萝卜素;
6 / 45
10、 肝脏; 11、 硫胺素或VB1; 12、 核黄素或VB2; 13、 泛酸或遍多酸或VB3;
14、 烟酸或尼克酸、烟酰胺或尼克酰胺; 15、 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16、 5’-脱氧腺苷钴胺素或甲基钴胺素或VB12; 17、 BCCP,FH4或THFA; 18、 叶酸; 19、 酰基;
20、 抗坏血酸,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
三、 简答题
1、 婴儿的发育需要机体吸收大量的钙质,VD可促进钙的吸收,而皮表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
变为VD,因此婴儿需要经常晒晒日光,使骨骼强壮。 2、 青椒、西红柿、猕猴桃、橙子、桔子和草莓等。 3、 V 需要该因子的酶 脱羧酶、丙酮酸和α-酮 戊二酸脱羧酶系 生化作用 有机辅因子名称及符号 B 1转移羧基 TPP(焦磷酸硫胺素) B 2各种脱氢酶和氧化酶 传递氢(电子) FMN(黄素单核苷酸)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CoA-SH(CoA) B 3FA代谢中的酰基转移酶 转移酰基 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CoⅠ ) B 5+各种脱氢酶 传递氢(电子) 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CoⅡ ) +B 6氨基酸代谢的各种酶 转移氨基 参与CO固定 2PLP(磷酸吡哆醛/胺PMP) B 7各种羧化酶 BCCP(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 B 11一碳单位代谢的各种酶类 转移甲基、亚甲基 亚胺甲基、甲酰基 转移甲基 FH或THFA(四氢叶酸) 4B 12变位酶、甲基转移酶 5’-脱氧腺苷钴胺素、甲基钴胺素 7 / 45
核酸
一、 名词解释
1、核酸一级结构 2、核酸变性 3、增色效应 4、减色效应 5、Tm 6、DNA复性 7、退火 8、分子杂交
二、 填空题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它们之间通过 连接。 2、常见的核苷酸由 和 组成。 3、常见的嘌呤包括 和 。 4、常见的嘧啶包括 、 和 。
5、常见的碱基中,尿嘧啶只存在于 ,而胸腺嘧啶只存在于 。 6、核酸中的戊糖可分为 和 两种。 7、稀有碱基mC代表 。
8、核酸中 元素的含量在9%左右,可以用于计算核酸含量。 9、已知某细菌的DNA中G的含量为30%,其A含量为 。
10、已知双链DNA中一条链的(A+G)/(T+C) = 0.7,其互补链中(A+G)/(T+C) = 。 11、已知双链DNA中一条链的(A+G)/(T+C) = 0.7,其整个DNA分子中(A+G)/(T+C) = 。
12、已知双链DNA中一条链的(A+T)/(G+C) = 0.6,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的(A+T)/(G+C) = 。 13、双链DNA中,A与T之间形成 对氢键,G与C之间形成 对氢键。 14、在端粒结构之中,4个相邻的G之间可以形成 对氢键。
15、核苷酸对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640,T7噬菌体DNA的Mr = 2.5×10,其DNA链长为 μm。 16、3’,5’-环腺苷酸的缩写是 。
17、Z-DNA为 手螺旋,B-DNA 手螺旋。 18、tRNA的二级结构是 型,三级结构是 型。 19、DNA三级结构的主要形式是 。
20、超螺旋有 和 2种形式,天然的超螺旋为 。 21、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在组蛋白的包装下形成 。 22、组蛋白包括 、 、 、 和 5种。
23、核苷酸的嘌呤和嘧啶碱中含有共轭双键,在 nm附近达到最大吸收值。 24、理论上纯RNA样品的OD260/OD280为 ,纯DNA样品的OD260/OD280为 。 25、经典的核酸测序方法包括 和 。
三、 简答题
1、 简述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分别有哪些?
2、 简述DNA和RNA在化学组成、结构、细胞内位置及功能上的差异。 3、 简述mRNA、tRNA和rRNA的功能。
4、 如何看待RNA功能的多样性?其核心作用是什么? 5、 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核糖体分子量的差异。 6、 简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在结构上的区别。 7、 为什么DNA不易被碱水解,而RNA很容易被碱水解? 8、 简述B型DNA的结构特点。
9、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有哪些? 10、 描述DNA变性后主要理化性质的变化。 11、 简述影响DNA复性的主要因素。
7
5
8 / 4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