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乳品饮料厂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3.2.1原辅材料:1810万元
鲜牛奶:4800吨,每吨按2500元计,则为1200万元。 白糖:200吨,每吨按7500元计,则为150元 辅料:200万元 包装材料:260万元
9.3.2.2燃料及动力:每年按63.13万元计
9.3.2.3工资福利费:本项目定员75人,平均每人每月按1200元 计,则年人工费为108万元。 9.3.2.4折旧费、维修费:25.26万元
固定资产总投资为336.7万元,平均按20年折旧,则年折旧 费为1 6.84万元,维修费按折1日费的50%计,为8.42万元; 9.3.2.5管理费用
按年销售收入的3%计,则企业管理费用为84万元。. 9.3.2.6销售费用
按年销售收入的5%计,则企业管理费用为140万元。 9.3.2.7无形资产
认证费用5.5万元,按5年摊销,则每年为1.1万元。 9.3.3经营成本估算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一折旧费一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 一财务费用=2213.55万元 固定成本=278.26万元 可变成本=1953.13万元 9.4财务效益分析 9.4.1盈利能力分析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税金、附加=343.97万元
37
所得税=销售收入×25%=85.99万元 净利润=销售收入-所得税=257.98万元 投资利润率=(利润/总投资)×1 00%=6 0% 投资回收期=2.7年 9.5不确定性分析 9.5.1盈亏平衡分析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
BEP=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可变成本-税金及附加)=44% 即当生产能力为44%时,保持盈亏平衡。 9.5.2敏感性分析
当销售收入上升5%时,投资利润率为81%;当销售收入下降5%时,投资利润率为39%;当经营成本上升5%时,投资利润率为41%,当经营成本下降5%时,投资利润率为7 9%。由此可见,在生产经营10000吨牛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中要尽量提高产品投入产出比率,并尽可能降低成本,可以有效的降低经营风险。
表9-2 经营收入敏感性分析表 序号 1 2 3
表9-3 总成本敏感性分析表 序号 1 2
考察指标 基本方案 增加5% 2940 348.23 81 减少5% 2660 167.72 39 总经营收入(万元) 2800 年利润总额(万元) 257.98 投资利润率(万元) 60 考察指标 总成本(万元) 基本方案 2231.39 增加5% 2342.96 174.3 减少5% 2119.82 341.65 年利润总额(万元) 257.98 38
3
投资利润率(万元) 60 41 79 9.6财务评价结论
经项目财务分析表明,各项指标均在基准范围之内,投资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率等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一般农畜产品加工项目的指标标准,经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9.7对比分析
项目单位原有生产规模为2000余吨,年销售收入为600多万元,利润300多万元,经济效益较差。本项目的建设投产,年增加生产能力10000吨,新增销售收入2800万元,新增利润257.9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10.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符合新时期青海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地有关政策。 XXX乳品饮料厂利用在青藏高原环境下生长的奶牛所产鲜奶,进行酸奶生产加工,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项目的实施能够直接带动项目区内农牧民发展奶牛养殖,奶牛养殖所需主要原料将间接带动200多户农牧民从事玉米、大豆、碗豆等农作物的种植,对拓宽青海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促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的建成投产将解决70余人就业,.对减轻社会就业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10.2农业产业化经营
39
10.2.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
项目区廿里铺镇辖2 3个社区共38个行政村,共有人口17300余人3500多户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农副产品丰富,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大麦、燕麦、油菜、蚕豆、豌豆、黄豆、香豆、马铃薯等,所生产农副产品农牧民主要以自给为主,经济结构简单。
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后,农牧民从事奶牛养殖数增加600户,年需饲料8000吨,主要原料麦粉、麸皮、玉米、豆饼等约3500吨将来源于项目区或周边村镇,所以可刺激项目区内农民增加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加强项目区内农民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10.2.2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等
项目的建设,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牧民将广泛地参与专业化奶牛的养殖,同时奶牛养殖所需青贮饲料、精饲料的主要原料需要规模化种植,社会生产和分工得到细化,使农业经营活动实行产业化经营,促使农民规模、集约化发展农业生产,推行一村一品种植。 10.2.3辐射带动能力分析
10.2.3.1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项目单位与农户签订以保护价收购鲜奶合同,项目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对鲜奶全部收回。 10.2.3.2带动基地
项目单位将于2010在湟中县上新庄自建1 000头奶牛养殖基地,同时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奶牛养殖模式,带动800户农牧民从事奶牛养殖,届时,以充分保障项目单位的后续项目建设所需原料。 10.2.3.3带动农户
直接带动:本项目的建设,将直接带动600户农牧民从事奶牛养殖。 间接带动:由于项目区从事奶牛养殖,其所需饲料的主要原料需要规模
4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