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部分贸易理论练习题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经济福利,反而有可能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
24简述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答:1)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经济学。
2)流行学派只考虑交换价值(绝对成本、比较成本等理论,是静态的贸易利益学说)没有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观点,动态贸易利益观点)
3)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狭隘的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抹煞了国家利益。(与第一点对应)
4)保护贸易政策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是阶段性政策) 李斯特关于贸易保护的具体政策主张 1)保护对象的选择
国内工业(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部门,发展有希望的工业,而非农业) 2)保护关税的应用
a对国内受保护的工业品进口制定高关税以禁止进口;
b从自由竞争过渡到保护阶段再到开放阶段时期的关税标准改变要温和;
c关税的尺度要固定
25、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目的是想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在表现形式上更胜一筹,具有强制性强,对贸易各方影响大而直接,受约束范围广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贸易工具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导,与传统贸易保护强调“限入”,并普遍采用关税手段不同,新贸易保护主义更侧重进口限制、反倾销、反补贴、自动出口限制、报关手续干扰、技术和卫生标准。
⑵区域化壁垒加强,传统的贸易保护都是以国家为壁垒,但新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重视利用集团或区域的力量进行贸易保护,在集团或区域内,他们相互关税,享受内部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对外则推行贸易限制政策,借助集团力量对付外来竞争,以获取贸易保护的局部利益。
⑶实行系统化的贸易管理,贸易管理是一种介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间的协调性保护政策,它通过各种贸易立法强调单边管理,将非关税壁垒措施法律化、制度化,使国家对外贸易的管理合法化,为贸易保护披上合法的外衣。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