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结合实例,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重、难点) 2.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和特点。(重点)
3.解释基因重组的实质和类型。(难点)
知识点一 基因突变[学生用书P59]
阅读教材P80~P82
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发病机理
(2)原因分析
替换为
①直接原因:谷氨酸――→缬氨酸。
T替换为A②根本原因:基因中碱基对=====―→ =====A ―T。 2.概念
(1)
(2)结果:基因结构的改变。 3.对生物的影响
(1)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
4.原因
(1)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2)内因: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5.特点
(1)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DNA分子的任何部位。 (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5)多害少利性:多数基因突变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 6.意义
1.分析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
2.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
3.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1)突变可能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上。
(2)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3)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如AA→Aa,则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1.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
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第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 —C替换为A—T
解析:选B。由题干分析得知,WNK4基因对应的正常蛋白质中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G,基因突变后仅仅导致了相应蛋白质中第1 169位氨基酸由赖氨酸变成了谷氨酸,即氨基酸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其他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只可能是WNK4基因中碱基对类型发生了替换,而非缺失或增添。经分析,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2.(2019·海南海口调研)下列关于生物体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突变可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C.发生在DNA中的突变一定导致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D.发生在植物体的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
解析:选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DNA上的片段不一定都是基因,则发生在DNA中的突变不一定导致基因结构上的改变,C错误。
知识点二 基因重组[学生用书P60]
阅读教材P83
2.类型 类型 自由组合型 交叉互换型 发生的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发生的范围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 3.意义: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1.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可通过图示法加以理解记忆
2.根据变异个体的数量判断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3.根据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的来源判断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1)根据细胞分裂方式
①如果是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甲。 ②如果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如图乙。
(2)根据变异前体细胞的基因型
①如果亲代基因型为AA或aa,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A与a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②如果亲代基因型为Aa,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A与a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项目 基因突变 常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发生时间 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 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基因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可引起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也可自发产生 (1)自然突变; (2)人工诱变 基因重组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没有产生新的基因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1)基因自由组合; (2)基因交叉互换 变异实质 产生过程 种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