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浅谈电信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浅谈电信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6:01:01

浅谈电信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语音业务的电信业务很难满足人们的

需求,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数据业务、多媒体业务和融合业务,更加注重业务质量的提高和使用的方便性。因而在用户需求、电信企业自身需求及电信技术进步三重因素的推动下,电信业务的融合已成为电信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业务融合主要包括语音业务、视频业务和数据业务的融合。

关键词:业务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

正文:

业务融合主要包括语音业务、视频业务和数据业务的融合,是涉及用户感知最多的部分, 不同业务的业务提供者和传输者各有不同。

业务融合与网络融合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网络融合不是业务融合的必须,提供业务的各种基础网络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将会长期共存、竞争和发展,而业务层的融合将不会受限于基础网传送结构;另一方面,业务融合推动了网络融合的发展,业务融合要求网络的互连互通,并通过降低业务承载成本的内在要求推动异构网络向同一方向发展。

1. 电信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背景:

1.1电信企业自身需求

随着IP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开放的电信业务市场不断涌入新的竞争者,传统的语音业务特别是固网语音收入增幅减少甚至下滑,这迫使运营商特别是固网运营商不得不通过融合通信寻找新的业务发展空间。同时,随着部分运营商进入融合通信业务领域以及一些传统IT公司、IT服务商不断地推出大量的基于IP网络的融合通信业务,电信运营商为了在竞争中不落后于拥有融合通信业务提供能力的IT公司和IT服务商,迅速地进入融合通信业务领域,在增强自身融合通信业务提供能力的同时向IT服务能力渗透。

最终,面对传统语音业务收入下滑和竞争加剧的趋势,电信运营商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收入来源。而研究和发展融合业务就成为电信运营商的重要策略。

1.2用户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信业务的需求从单纯的语音通讯逐渐向信息、娱乐方向发生转变,多样化、个性化、互动性的媒体融合业务成为大势所趋。根据一份来自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对中国市场融合业务需求的调研数据来看,中国用户对融合业务感兴趣的程度高达83%;他们愿意转换运营商以获得融合业务;用户选择手机或电脑作为获得融合业务的终端,如有必要,愿意对终端进行升级[1]。

1.3电信技术进步

终端功能的多元化、内存处理能力和电池待机时间的提升以及NGN/IMS、UMA/VCC等关键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融合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电信运营商具备强大的基础网和业务网,也为融合电信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电信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在用户需求、电信企业自身需求及电信技术进步三重因素的推动下,电信业务的融合已成为电信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融合业务的发展将经历长期的演进过程,一般可以分为:

业务捆绑、业务互通、终端融合、网络融合、产业融合五个阶段。

2.1业务捆绑

在业务捆绑阶段,固定、移动和宽带业务通过IT支撑实现由简单捆绑向深度捆绑发展。简单捆绑是指电信运营商将固话、手机和宽带业务捆绑销售给用户,向用户提供跨网络业务组合优惠与统一营销的服务。随后,经过对支撑系统的改造,电信运营商推出了固话与手机 间的共享时长、群内成员的注册终端间互拨优费的语音VPN等深度捆绑型业务。

运营商 BELL NTT Docomo T-Mobile KDDI Vodafone 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 业务品牌 Home U T-Mobile@Home MyFaves auone Vodafone Messageer 亲情1+手机版 固网与3G可视可通 e 8、e 9套餐 爱音乐 天翼好友圈 说明 交叉营销 交叉营销 社区语音 创新性社区语音应用 统一音乐门户 融合的互联网应用 多重打包、共享时长 业务互通型融合产品 多重打包、统一账号 统一音乐门户 融合的互联网应用 业务推出时间 2008 2006 2007 2006 2005 2009 2010 2008 2009 2010 表一:国内外运营商业务融合案例

2.2业务互通

在业务互通阶段,通过业务平台的互联实现固定、移动和宽带业务间的互动。比如以前只能实现固定电话终端间的可视通话,在实现业务平台间的互通后,固定电话终端、移动电话终端、PC等之间都可以实现可视通话。

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遗留系统资源,保护已有投资,技术实现简单,便于快速开展融合业务。缺点是用户数据相对分散,增加了运营商的管理难度;分散的用户数据和网络间协调工作对融合业务特征有一定的限制,不利于融合业务的深入开展。

2.3终端融合

终端融合阶段,是指运营商提供的固话、移动和宽带业务可以在复合型终端上实现,只要用户持有这种复合型终端即可完成跨网络的通信服务,例如Wi-Fi/GSM双模手机Femtocell等。

融合 方式 UMA 运营商 BT FT T-Mobile USA WiFi-SIP BT 时间 优势 制约因素 终端匮乏、产业链有待培育和成熟 WiFi终端监管政策、VoIP监管政策、安全漏洞、无缝切换、WiFi主要驱动力 FMS效应,移动业务处于弱势,迫切发展VOIP 增加用户手机使用黏性 协同发展WiFi和有限宽带接入、发展VOIP VOIP和社区语音,室内使用移动增值业务习惯 VOIP和i-Motion 2006 无缝切换、技2006 术标准基本成熟 2007 2006 终端丰富、产业链成熟度WiFi热点T-Mobile 2006 高、和无线城市初具规模 NTT Docomo 2008 中国电信 Femtocell Starhub VDF UK 中国联通 2008 技术基本成2009 熟、无缝切设备功耗2009 换、较小、产业链基本成熟 2008 热点规模 用户付费意愿、商业模式、设备IOT互通、终端成本较高、投资收益ROI 3G数据业务性能不足 共同因素:全业务驱动、移动市场竞争、捆绑发展3G用户,提高数据业务和宽带APRU。VDF重要因素是解决室内覆盖 表二:国内外运营商终端融合方式总结

2.4网络融合

网络融合阶段是指具备统一的核心网控制,向下不信赖于任何接入技术,向上提供标准的开放业务接口。全IP核心网络架构IMS具有与接入无关、支持用户漫游等优点,被业界认为是网络融合的主要策略。

运营商 BT 网络融合基本策略 21CN网络转型计划,抢占IP多媒体领域及3G时代的制高点,构建基于IP和MPLS的融合网络,以及基于3GPP支持移动的智能网。 加大网络投资力度和扩张,建设全IP网络,进行网络转型,面向全业务的目标网络框架。2007年底在155个国家的2000多个节点提供MPLS。 网络融合举措 完成3000万条线路的升级,将PSTN迁移到IP网络。 全网承载IP化,将原有11张基础网络整合为一张基于IP/MPLS的公共承载网络。 部署Femtocell,在英国境内各大城市铺设Wi-Fi;引入电信级以太网及MPLS;积极探索IMS的应用。 AT&T Vodafone 接入网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网络容量、覆盖和单位接入成本。传输网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网络容量和单位比特的传输成本。核心网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业务提供能力。 表三:国外运营商网络融合策略和举措举例

2.5产业融合

在产业融合阶段,电信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间的合作实现新的应用。比如,电信业向金融业拓展,发展出固话和手机的小额支付业务;电信业务向广播电信行业拓展,发展出IPTV和手机电视业务等。

2.5.1 电信业向金融业拓展

随着终端功能的多元化、近距离接触技术如RFID的发展,以及二维码等应用的出现,通信行业也逐渐向金融行业渗透。2004年7月开始,中国移动联合银行先后在北京、上海等省市向用户推出手机钱包业务。用户只要将手机号码与银行帐号进行绑定,就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语音、WAP等方式获得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如购买数字点卡、在线购票、彩票投注、报刊订阅。

2.5.2 IPTV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IPTN有很强的交互特性,可以非常灵活地实现电子菜单、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快退、终端账号及计费管理、节目编排等多种功能,但在节目传输的连续性上存在着不足。

3.电信业务综合化的前景:

信息服务业包括通信业、互联网、广播媒体业及信息技术服务和软件业。通信业务包括

固定、移动及数据通信业务。在通信业内部将会加速FMC的融合。通信与互联网之间表现为移动+互联网融合。通信与媒体业务之间表现为通信多媒体的融合。而通信、互联网与信息服务及软件业之间的融合为ICT应用服务。未来电信业务的融合并不仅仅局限在信息服务业内部的融合,更是整个大的服务环境的融合。信息服务会与其他行业。如银行、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进行融合,将打造出全新的以个人、家庭、企业为中心的统一化融合系服务环境。

结束语:

在电信业务驱动的发展模式下,电信业融合发展中首先出现了业务层面的多种融合趋势,呈现业务融合推动网络融合的发展特征。其中,在用户需求、技术环境、市场竞争等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用业务平台及业务引擎发展、业务互连互通、固定移动融合、多个移动网络间业务统一建设、移动蜂窝网和无线宽带数据网的业务融合等趋势日益明显,同时传统广电和电信业务的融合加速。业务融合技术为当前杂乱无章的通信服务带来了一股生机,它可以大幅度提高业务的重用性,引导业务提供者向更专业更有深度的研发方向转型,为中小型业务开发者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一体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全业务背景下电信融合业务发展研究,吴雯漫陈雅静,2010.05; [2]:融合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金晓蓉万志坤,2008.07; [3]:电信业务融合趋势分析,刘峰,2008.07;

[4]:电信业务融合的发展趋势探讨,叶云,2005,11; [5]:业务融合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张腾,2013.03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电信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浅谈电信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语音业务的电信业务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数据业务、多媒体业务和融合业务,更加注重业务质量的提高和使用的方便性。因而在用户需求、电信企业自身需求及电信技术进步三重因素的推动下,电信业务的融合已成为电信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业务融合主要包括语音业务、视频业务和数据业务的融合。 关键词:业务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 正文: 业务融合主要包括语音业务、视频业务和数据业务的融合,是涉及用户感知最多的部分, 不同业务的业务提供者和传输者各有不同。 业务融合与网络融合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网络融合不是业务融合的必须,提供业务的各种基础网络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