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建监理使用工作手册及术语
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均须经过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其质量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原则上,工地的材料试验由承包人在有现场试验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记录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作为承包人的试验依据。承包人必须在进行取样和试验之前的合理时间内通知现场监理试验人员,试验结果无试验监理工程师认可视为无效。
承包人必须在分部工程开工之前规定的时间内将原材料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开工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在试验结果被批准前不得开工。
2.6.3 土方工程监理
如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基坑土质疏松,坑壁土方不稳定时,应采取边开挖边支设防护挡板,防止坑壁土方坍塌。
机械开挖应由基坑中心向四周边方向有序开挖,并应距开挖线4.0m以外停放设备及运输设备,以免因设备自重及作业时的振动引起基坑土方坍塌,导致设备倾覆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在距坑边沿1.0米处沿基坑四周必须设置高度≥2m的坚固有效的围护栏(安全立网或竹箔护墙),护栏立柱间距3.0-5.0m。 2.6.4 钢筋工程的质量监理
1)控制要点为受力钢筋的级别、种类、直径、根数和间距;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钢筋连接、锚固、接头位置及数量;受力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指标不正常等现象,监理应按规定对该批钢筋见证取样进行化学成分检查或其他专项检验分析,在未确认结果前,禁止将该批钢筋用于工程的任何部件。
钢筋堆放和库存时应按批、按直径分别堆放,堆放后底部不得有积水。露天时,顶部应加以覆盖,防止沾水锈蚀或油污,底部应垫起。
3)针对现场操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钢筋方面的质量问题如墙,柱主筋偏位,楼板及悬挑板上筋下塌,同截面接头过多,绑扎不符合图纸和规范构造要求等,监理工程师要提醒、督促有关施工人员,采取措放改进和预防。
2.6.5 模板工程
1)模板的安装必须保证位置准确,立面垂直。先就位的模板可用靠尺进行检查,后安装的模板可用双十字靠尺在模板背面靠垂直。
为防止柱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在模板就位固定后,模板周边的缝隙采用贴胶带纸、角钢、木条等措施封堵严密。
合模前应检查梁柱钢筋;水电、通信、有线电视管线;预埋件;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并清除模板内的杂物。
合模后确认断面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拼缝是否紧密,支撑系统是否牢靠不移位。经现场监理确认合格后,方准进行浇筑混凝土工序。
2)两块模板的拼缝要平整牢固,模板缝要堵严,拆下的模板要认真清扫,并均匀的涂刷隔离剂,模板尺寸必须与设计相符,保证结构构件几何尺寸和相对位置正确,板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预埋件及预留孔的形状、尺寸、数量、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关系;模板及其支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混凝土物件的拆模时间控制。 2.6.6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监理
围绕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称量,拌制工艺及坍落度;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振捣分层厚度;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及处理;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试块留置及处理;混凝土结构外观和非破损检测等六个方面开展监理工作。
如采用商品砼,输送泵泵送工艺,泵送砼的施工要严格遵守《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操作工艺,对施工单位指派专业人员进行全过程跟踪,对生产砼的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拌制、塌落度、运输等方面按以下制定的原则执行,以确保商品砼的质量。
1)原材料的质量标准
A 水泥—用普硅42.5级水泥,并要求水泥熟料中铝酸三钙含量小于6%,每20%吨提供了厂检验报告单与复验报告单各一份。
B砂子—洗砂、细度模数3.0,含泥量1%,组配符合二区在砂,堆积密度1650kg/m。
D掺合料—为降低混凝土施工中水化热,施工中可泵性及混凝土密实度、抗融性。使用粉煤灰掺合料,采用靖远或西固热电厂符合二级要求的粉煤灰。使用前做试验,粉煤灰掺量不大于10%,具体掺量待试验及设计确定,主要控制细度与烧失量。
E 高效缓凝减水剂一初凝时间5小时左右。
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浇筑前按期提交配合比报告。
A 在生产施工中严格执行配合比。水泥、外加剂和水的计量误差小于2%;粉煤灰掺量必须控制在水泥量的10%以内。水泥用量不得少于规范中所需水泥量。
B 混凝土配合比由施工单位现场技术人员检查审核,交接班需检查配合比施工拌制和调整情况,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C 每班实验人员须检查砂、石料的含水量。尤其是在下雨生产时,应立即根据砂、石含水量对混凝土做出调整。 3) 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控制
严格按配合比报告拌制。保证各种材料拌合均匀,搅拌时间大于或等于50秒。
A 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每班最少抽验两次,每车出厂前有专人负责检查,不符合要求,不许出厂。
B每班试验室随机抽样留置,抗压试件3-4组,每天留置抗渗试件1组,并依据GBJ107-87标准制作养护,试压评定。每班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会同GBJ107-87标准随机抽样留置同样数量的抗压和抗渗透试件,以备工程评定用。
4) 混凝土运输的质量控制:
A 混凝土搅拌输运车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偏离运输路线,不得无故中途停留,不得在运输车载有混凝土时停留、吃饭,以保证混凝土按时送至施工现场。
B 混凝土从搅拌站装入输送车至入泵一般不能超过60分钟。
C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若由于天气过热过冷,混凝土现场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坍落度降低无法泵送,可视现场具体情况按比例加入砼公司提供的高效混凝土缓凝减水剂。情况严重的应予以清除出场。
D 现场抽检混凝土坍落度与配合比设计坍落度之差应在±30mm以内。 5) 现场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监理要点
A 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签发混凝土浇筑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B钢筋、模板未经验收不得浇筑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较大,就确保模板自身刚度和支撑牢靠。
C不应因坍落度大而放松振捣,不得漏震、过震。根据管道布置,应设置震动棒4-6组。
D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内。
E混凝土浇筑时按规范制作试件,以现场取样为准。
F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采取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后退,一次到顶的方法。
6) 混凝土泵送:
每次浇筑时现场布置要合理并绘制现场布置图。
A 管道应架设在单独且牢固的脚手架上,并与钢筋、模板、脚手架隔开,避免撞碰绑扎好的钢筋使钢筑位移。
B 受太阳照射的管道,应用湿草袋包裹浇水保湿。
C 操作人员不得面对管道出口胶管不得过度弯曲,以免断裂或混凝土喷了伤人。
D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将浇筑顺序,管道移动,拆装顺序向操作人员交底,以确保快速顺利浇筑。
E 拆卸后的管道应立即清洗干净。
F混凝土泵进料斗上应设专人监视喂料,以防大骨料或异物泵造成堵塞。
G在布管时,应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头橡胶软管,禁止以橡胶软管代替弯管。
H 管道接头卡箍应热橡胶圈,并上紧避免漏气、漏浆。
L 为了减少混凝土浇筑后产生表面裂纹,应在混凝土初凝前采取两次抹面和铁磙碾压,并及时覆盖养护。
M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8天。 2.6.7 防水工程质量控制
1) 基层应进行检查。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起砂、裂缝、松动等现象,突出部位应平滑过度。
2) 施工温度在5℃以上,下雨或下雨后尚未干燥或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施工,基层应基本干燥,含水率不大于15%。
3) 备齐机具设备
A 所用涂料防水材料的品种、牌号、性能及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每批产品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B 防水层及其变形缝、预埋管件等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C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平整、干净,无起砂和松动现象,阴阳角处应呈圆弧形。
D 卷材与基层及各层之间应粘贴牢固,表面平整,不得有折皱、空鼓、翘边及封口不严等现象。
4)每层铺贴后,要认真检查,发现空鼓、皱折、针孔及粘贴不牢等质量问题,应及时修补。修补方法是用剪刀将其刺破,展平接头和边缘,再刷胶料一遍。
5)防水层施工后一周内,禁止在上面堆东西,禁止人员、车辆行走,并避免尖锐物碰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