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我国会展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会展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毕业论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9:57:43

外相比,中国晚了近30年。但是,中国会展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资料显示,经过近5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开设会展专业或者提供与会展有关的课程的高校至少已经达到66所,2004年秋季招生人数在3500人以上。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全球提供会展课程教育的高校仅有150所左右,其中一半在美国。中国会展教育发展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二)办学主体多元化

公办民办高校齐头并进,国内国外合作办学特征明显。从开办会展高等教育的主体来看,公办高校约占3/4的份额,民办高校约占1/4,当然也有“公办民助高校”以及“股份制高校”等其他形式。除此之外,“中外合作办学”的特征非常明显,来华合作办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中,相对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具有更加明显的“市场导向性”。民办高校以及国外高校对中国会展教育的青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会展教育较乐观的市场前景。

(三)涉及领域宽,多学科嫁接

从目前已经提供会展教育的高校看,涉及学科非常广泛。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有6大类:(1)旅游管理类,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2)工商管理类,如北京联合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等;(3)国际贸易类,如厦门国际会展学院、宁波万里学院等;(4)广告学类,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上海大学成教学院等;(5)艺术设计类,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吉林大学珠

9

海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6)外语类,如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等。从课程设置看,目前各高校提供的会展教育中,主要以会议、展览的策划和管理为主,其次为展示设计,而装饰搭建以及服务接待方面的课程提供较少。

(四)普通高校较少涉足,职业学院发展迅猛

从提供会展教育的高校构成看,目前大约80%的高校为职业技术学院,招收专科学生;普通本科高校仅占20%左右,而且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普通高校仅仅在成人教育系列招生。真正涉足会展教育(包括设置专业、提供系统课程)的普通本科高校目前不足20所,这些高校的会展教育大多数是从旅游学科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广东商学院等[3]。

四、我国会展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照国际会展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会展教育存在着以下一些差距:

(一)会展产业发展迅猛,教育成为瓶颈

会展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并逐步走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正在步入一个关键历史时期,在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的过程中,正在不断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然而,在我国会展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与国外会展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少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专业会展人员队伍,会展企业中高素质人才比例明显低于高新技术企业及现代服务业的比例,缺乏熟练掌握外语、精通展览设计、擅长会展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

10

员。因此,如果人才问题不尽快解决,不利于我国会展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更无法与国际接轨。

(二)会展教育观念偏颇,人才培养方向偏差

我国会展经济起步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缺乏对国际会展业和国际会展教育的了解和研究,所以在观念上还存在着许多误区,严重阻碍了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会展教材以翻译国外原著为主,缺乏本土特色,难以适应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高校课程设计是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开设会展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再加上会展专业师资的匮乏,这就导致了各校的会展专业学生所学课程差别大,职业定位不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适用岗位差别大,无法形成统一标准。

(三)会展管理课程建设刚刚开始

我国旅游教育从改革开放开始,旅游管理和饭店管理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主要基于观光游览市场,而缺乏对商务会展市场的充分重视及对会展教育之间关系的深刻了解,当今世界上80%的会议和39%展览会都在饭店举行,而在我们开设饭店管理专业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却很难发现“会展销售与服务”此类的课程。许多学校的教学计划一旦制定,起码就是十年一贯制,很难与时俱进,更不用说改革创新。这和美国150多所旅游院校开设会展专业与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授课教师半路出家,专业理论基础薄弱

2006年止,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会展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学校(包括本科、高职高专)大约在50至60所左右。被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有12所。虽然我国会展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在师

11

资和专业基础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但是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晚,很多学校会展专业是从旅游或者工商管理等专业等基础上创办的,所以大多数会展老师是在原国际贸易、旅游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外语类专业等演变深造而来,缺乏对会展业的宏观把握,缺乏会展实际经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会展管理老师们自身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使得架构会展理论和教育体系增加了难度,很难培养出适合我国会展市场的人才[5]。

(五)办学同市场脱节,与企业联系少

国家旅游总局人事教育司陈志学、余昌国在《我国旅游院校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不少旅游院校关起门来办学,与行业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联系很少”“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现象严重”。这一论断同样针对我国旅游院校在发展会展教育上的作为。与国际旅游院校密切注意旅游市场变化,加强同行业与企业联系合作相比,国内几乎没有哪个旅游院校能像美国内华大学饭店管理学院那样同如此众多的旅游与会展行业组织及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联系。国内也很少有旅游院校参加国内外有关的行业协会与专业组织,开展积极的交流,这决定了国内旅游院校的信息不灵,行动迟缓,教育与行业脱节,校企合作不密,导致我国会展教育的落后局面[2]。

五、我国会展教育发展对策

(一)控制会展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控制会展教育过快的发展速度,避免高校争相盲目设立会展专业和方向。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有66所高等院校设立会展专业或方向,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外相比,中国晚了近30年。但是,中国会展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资料显示,经过近5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开设会展专业或者提供与会展有关的课程的高校至少已经达到66所,2004年秋季招生人数在3500人以上。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全球提供会展课程教育的高校仅有150所左右,其中一半在美国。中国会展教育发展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二)办学主体多元化 公办民办高校齐头并进,国内国外合作办学特征明显。从开办会展高等教育的主体来看,公办高校约占3/4的份额,民办高校约占1/4,当然也有“公办民助高校”以及“股份制高校”等其他形式。除此之外,“中外合作办学”的特征非常明显,来华合作办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中,相对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具有更加明显的“市场导向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