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学习抒情》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学习抒情》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5 10:33:45

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妈妈欣慰地笑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通过对妈妈笑了、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看等行为描写,来表现妈妈因“我”的进步而高兴、“我”因自己的行为使妈妈欣慰而自豪的情感。

(2)有的借物抒情,在对事物状态的描摹中抒发感情。如:“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有的借事抒情,将主观感情隐藏在对事件的记叙之中。如“徒步登上熟识的7楼,顺着窗口向下望去,广场中央的树群依旧那样苍翠着,永远体现着它们那不屈的生命力。”

(4)有的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来达到抒情的目的。如“流星刚升起,一弯蛾眉般的下弦月,正挂在远处的树梢。风中还带着花香,景色神秘而美丽。”

(5)有的是通过议论抒情,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几句点睛式的议论之中,如“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

三、精彩回顾,感知抒情

1.回顾课文,体会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不同。区分哪些是直接抒情,哪些是间接抒情。 片段一: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羚羊木雕》

片段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荷叶·母亲》

片段三: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最后一课》

片段四: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

片段五: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片段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土地的誓言》

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

2.归纳指导

(1)片段一、二、三、四采用直接抒情方式,片段五、六、七、八采用间接抒情方式。直

接抒情表达比较直接,篇幅较短;间接抒情表达委婉,要将人、事、景、物融为一体,篇幅较长。

(2)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根据抒情的位置和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片段三《最后一课》中,文章充分讲述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特殊经历,并运用大量细节描写展现了这节课的悲壮情调之后,才让小弗郎士用一句话抒发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就显得自然而然,真切动人。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写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意思大概就是,用我的心去体悟,用我的心去味万象,那么所有的物象都有我的面貌,都有我的心性在其中。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

(3)准确区分两者的概念及表达效果,可以让我们在作文中更好使用两种抒情方式,为自己的作文增色。

3.区分类型,体会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比,必须得有一种凭借,即要有一种“附着物”作为依托: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议论中或叙述时,将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互相融合,创造一种诗意的意境,让你去感受、去品味。因此,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比如:片段五《散步》通过对田野、绿芽、冬水等描写,展示了春天的浓厚气息,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描摹景物,处处充溢着作者莫怀戚的情感,正所谓景中有情、情寓景中,使全文浑然天成。

(2)托物言志(融情于物):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比如:片段六《土地的誓言》就是融情于物,借东北特有物产,抒发了对故乡的强烈的思念与爱恋。

(3)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叙事抒情,叙事是手段,不必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而是要把浓郁的情感融入叙述之中。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比如:片段七《最后一课》刻画了韩麦尔先生用全身力气写下“法兰西万岁!”为所有人上了真正意义的“最后一课”,震撼每个心灵!

(4)议论抒情(融情于理):议论抒情句就是兼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章的结尾表达作者的观点。一般是先抒情,然后引出议论。比如:片段八《走一步,再走一步》就在文末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人生哲理啊!

四、借鉴名篇,学习技法 1.直接抒情方法

(1)阅读课文《土地的誓言》片段,探讨直接抒情的方法。

“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土地的誓言》中这句直抒胸臆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归纳:

此片段人称发生变化,便于直接倾诉;将土地比作母亲,并将倾诉对象拟人化;运用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直接对土地母亲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等情感,表达情感更加炽热直接。

(3)总结:

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有直陈肺腑(内心独白)、变换人称(她—你)、善用修辞(比喻、拟

人、排比、反问、呼告、反复)等。直接抒情不讲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的袒露;它直陈肺腑,发自内心;它有极强的感染力、爆发性。它或像高山大海,波澜壮阔,气势酣畅,遒劲感人;或像火山喷发,宣泄奔腾,感情浓烈,撼人心魄;或像潺潺溪水,脉脉流淌,清静幽雅,沁人心田。

2.间接抒情方法

(1)让我们体会改成直接抒情的片段五——八,与原文相比,效果怎样?探讨间接抒情的方法。

片段五: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各种事物都充满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片段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东北特有的植物、动物、农作物、物产等,还有那神奇的事情,让我回味无穷、永生难忘!

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再见了,韩麦尔先生,我永远会记得您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永远会记得您的教诲,永远会记得法语及我们最亲爱的祖国!

片段八: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感谢那次爬山,感谢我的父亲,您的教育我终生难忘!

(2)归纳指导:

片段五改动后,虽直接表现了对生命的赞美,但南方初春的田野是怎样的,焕发着怎样的勃勃生机,我们无法体会,没有细化景物,就没有生动性,眼前就没有画面感,显得枯燥乏味。

片段六改动后,将东北特有的景物都删掉了,只用一句话带过,脑海中缺乏画面感,无法体会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原文还大量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形象的、生动的画面。

片段七改动后,缺乏对韩麦尔先生神态、语言、动作的细致描写,我们就感觉不到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撼动人心的一面,情感也就弱化了许多。

片段八改动后,没有了最后的议论句,这件小事的意义也就不明显了,整篇文章的主旨也得不到更好地升华。

(3)总结: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优美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第二课时

一、写作训练 文题一

片段作文。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200字左右。 提示:

1.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文题二

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美丽而富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子?你对它怀有怎么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关于家乡,你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地写。

2.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间接抒情,所写内容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

3.写完初稿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你的作文是否能打动人。如果效果不佳,和同学讨论,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做出相应的修改。

文题三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烦恼,比如:妈妈总是拿你和别人相比,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很喜欢跳舞,家人不支持;唱歌总跑调,每次音乐课都很尴尬……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2.写“烦恼”的时候,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3.作文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看看大家的烦恼是什么,并互相开导、帮助,争取消除这些烦恼。

二、范文欣赏

(一)

我总是待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让我化作羽毛,徜徉在这无边的回忆。有时我沉默,不是不快乐,只是想把心掏空。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多几分快乐,少几分忧愁;多几分幸福,少几分痛苦;多几分憧憬,少几分绝望。相信阳光必将驱散阴云,雨后彩虹终会露出她醉人的微笑。

(二)乡 情

我的家乡在大岚,那里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在那儿生活,犹如人间仙境,不愧为“神奇大岚”。

神奇的大岚,那是我美丽的家乡。那儿的天很蓝,蓝得好像一大块蓝宝石镶嵌在天空;那儿的水很绿,绿得仿佛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那儿的花很香,香得让那些爱美的蝴蝶纷纷流连忘返……

神奇的大岚,那是我可爱的家乡。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夺人眼球,冷不丁还能发现一只只探头探脑的小家伙呢!我自豪,因为我可以时时与郁郁葱葱的树林为伴,刻刻与那活泼机灵的小鸟为伍。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户户拿起了斧头,茁壮的树木被一棵又一棵地砍掉,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美丽却弱小的红枫。为了让那些红枫更好地生长,人们甚至把山上的野花野草锄得干干净净,希望最快获得经济利益。

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摇钱树”红枫虽然摇来了大岚的经济腾飞,但它也摇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信你看——原本那葱葱茏茏的山头出现了一大片一大片裸露的土地,河水也不再清澈见底,而是成了一条条的“小黄河”,那是因为光秃秃的山坡再也抵挡不了雨水的侵袭。

我仿佛听到她正在无助地哭泣:“救救我吧,救救我吧,还我绿色,还我森林……”

听着哭泣,我进入了梦乡,梦中的我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来到了几年后的家乡:乡亲们再一次拿起了锄头,三五成群,你种树来我浇水,在贫瘠的土地上洒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春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妈妈欣慰地笑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通过对妈妈笑了、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看等行为描写,来表现妈妈因“我”的进步而高兴、“我”因自己的行为使妈妈欣慰而自豪的情感。 (2)有的借物抒情,在对事物状态的描摹中抒发感情。如:“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有的借事抒情,将主观感情隐藏在对事件的记叙之中。如“徒步登上熟识的7楼,顺着窗口向下望去,广场中央的树群依旧那样苍翠着,永远体现着它们那不屈的生命力。” (4)有的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来达到抒情的目的。如“流星刚升起,一弯蛾眉般的下弦月,正挂在远处的树梢。风中还带着花香,景色神秘而美丽。” (5)有的是通过议论抒情,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寄托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