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单片机的篮球比赛计时器硬件设计
3.2.2 复位电路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只需给8051的复位引脚RST加上大于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就可得8051复位,复位时,PC初始化为0000H,使8051从OUT单元开始执行程序。除了进入系统的正常初始化之外由于程序运行出错或操作错误而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为摆脱死锁状态,也需按复位键使得RST脚为高电平,使8051重新启动。
在系统中,有时会出现显示不正常,也为了调试方便,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复位电路,在系统中,复位电路主要完成系统的上电复位和系统在运行时用户的按键复位功能。复位电路可由简单的RC电路构成,也可使用其它的相对复杂,但功能更完善的电路。本系统采用的电路如图2.5所示。工作原理是:上电瞬间,RC电路充电,RESET引脚端出现正脉冲,只要RESET保持10ms以上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有效的复位。当时钟频率选用6MHz时,C取22μF,R取1KΩ。
图 2.5 复位部分原理
上电自动复位电路由上电瞬间C与R构成充电电路,RESET端的电位与Vcc相同,随着充电电流的减少,RESET的电位逐渐下降。图中RC时间常数越大,上电时RESET端保持高电平的时间越长,图中这组参数足以保证复位操作。若复位电路失效,加电后CPU从一个随机的状态开始工作,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 3.3 时钟电路设计
时钟是单片机的心脏,单片机各功能部件的运行都是以时钟频率为基准,有条不紊地一拍一拍地工作。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时钟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稳定性。常用的时钟电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部时钟方式,另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此设计选用内部时钟方式见下图2.6:
9
图2.6 时钟电路部分原理图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向放大器,该高增益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这两个引脚跨接在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路,就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
电路中的电容C1和C2典型值通常选择20pF左右,该电容大小会影响振荡器频率的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晶振的振荡器频率的范围通常在1.2~12MHz之间,晶体的频率越高,则系统得时钟频率也就变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但反过来运行速度快,对存储器的速度要求就高。对印刷电路板的工艺要求也高,即要求浅间的寄生电容要小;晶体和电容应尽可能安装得与单片机芯片靠近,以减少寄生生活,更好的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地工作。
判断单片机芯片及时钟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万用表测量单片机晶振引脚(18、19脚)的对地电压,以正常工作的单片机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为例:18脚对地约2.24V,19脚对地约2.09V。对于怀疑是复位电路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的单片机也可以采用模拟复位的方法来判断,单片机正常工作时第9脚对地电压为零,可以用导线短时间和+5V连接一下,模拟一下上电复位,如果单片机能正常工作了,说明这个复位电路没有问题。 3.4显示电路设计
在单片机系统中,常常用数码管做显示器,一般的显示器为4位或8位。 本系统使用数码管显示分、秒,因此需要6位数码管。
数码管显示电路有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本设计中采用的是4位数码管动态扫描的方式。数码管管脚图及其七段LED码LED连线如下图3.4,3.5,3.6所示:
10
图3.4数码管管脚图
图3.5七段Led码
图3.6LED数码管连线方式
11
第四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
4.1主程序流程图
是否有时间调整键按下? Y 执行相应的操作,调整时间 N N 开始 初始化工作状态 计时开始 是否到1秒 Y 定时是否到了? 刷新显示 图4.1 主程序流程图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