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学业水平考试达标检测(二)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学业水平考试达标检测(二)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8 11:19:59

第 5 页 共 11 页

A.1 L 1 mol·L1 KClO3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16 g O2与16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D.1 mol Zn变为Zn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

解析:选C KClO3是氯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构成,溶液中无氯离子,故A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错误;依据氧原子守恒计算,16 g O2与16 g O3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相同,所以氧原子数目相等,故C正确; 1 mol Zn变为Zn2

+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2NA,故D错误。

16.实验室有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BaCl2 0.2 mol·L1”的字样,下面是某同学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500 mL该溶液,可将0.1 mol BaCl2溶于500 mL水中 B.B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

C.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2 mol·L1

D.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解析:选C 溶于500 mL水为溶剂的体积,应为0.1 mol BaCl2溶于水配制500 mL溶液,故A错误;由BaCl2 0.2 mol·L-1及物质构成可知,B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 mol·L-1、0.4 mol·L-1,故B错误;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稀释前后离子的V×0.4 mol·L-1

物质的量不变,则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2 mol·L

2V

-1,故

C正确;溶液具有均一性,则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0.2 mol·L-1,故D错误。

17.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生产:3NaClO+2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铁元素被氧化

B.Fe(NO3)3是氧化剂 D.NaOH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选C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1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A错误;铁元素由+3价升高到+6价,失电子,Fe(NO3)3为还原剂,铁元素被氧化,故B错误,C正确;NaOH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NaOH未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第 6 页 共 11 页

A.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23+2CH3COOH===2CH3COO+H2O+CO2↑

B.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 MnO4+4Cl+8H===Mn2+2Cl2↑+4H2O

C.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SO2+H2O+ClO===SO24+Cl+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 OH+Ca2+HCO3===CaCO3↓+H2O

解析:选D 大理石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不能写成离子形式,故A项错误;B项中电荷

2+2+-+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16H===2Mn+5Cl2↑+8H2O;Ca与-SO24结合生成微溶性的CaSO4,故C项错误。

1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的离子半径>Z的离子半径

B.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ⅠA族

C.元素Q的氢化物与Y的氢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 D.X的原子中存在没有中子的原子核

解析:选A 由图中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推出X、Y、Z、W、Q分别是H、N、O、Na、Cl五种元素。A项,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O2-)>r(Na+),错误;B项,W为N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ⅠA族,正确;C项,元素Q的氢化物是HCl、Y的氢化物是NH3,化合的产物是NH4Cl,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正确;D项,X为H元素,H原子中存在没有中子的原子核,正确。

20.向a mol NaOH的水溶液中通入b mol 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a>2b时,NaOH剩余(a-2b)mol

B.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OH+CO2===HCO3 C.当3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4OH+3CO2===CO23+2HCO3+H2O

a-

D.当<b<a时,溶液中生成HCO3(a-b) mol

2

解析:选D 随CO2的通入,CO2和NaOH反应先生成Na2CO3,继而生成NaHCO3,

2---离子方程式为①CO2+2OH-===CO23+H2O、②CO2+CO3+H2O===2HCO3。当a>2b

第 7 页 共 11 页

时,只发生①,NaOH剩余(a-2b)mol,A正确;当a<b时,发生①②,总的离子反应为11-发生反应①生成a OH-+CO2===HCO-,B正确;当3a=4b时,a mol CO与a mol OH32221112-2---mol CO23,剩余的a mol CO2与a mol CO3反应生成a mol HCO3,所以得到CO3和442a-物质的量比为1∶2,--HCO3总反应为4OH-+3CO2===CO23+2HCO3+H2O,C正确;当21

<b<a时,发生反应①后剩余CO2为(b-a)mol,这些CO2在②中全反应,生成HCO-3(b21

-a)×2 mol,故D错误。 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10分)(2018·山东学考)利用下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己均含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K2FeO4常用作杀菌消毒剂,从铁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是因其具有________性;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b.属于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c.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已知甲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HNO3―→戊+己+NO↑+H2O(方程式未配平)。若产物中戊和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甲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戊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丙,放置一段时间后丙转化为丁。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K2FeO4中Fe元素为+6价,处于最高价态,具有强氧化性,所以K2FeO4常用作杀菌消毒剂;铁元素+2价的氧化物乙为FeO,FeO属于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2)由题意,甲为Fe,戊为Fe(NO3)2,己为Fe(NO3)3,设Fe(NO3)3的物质的量为a,则Fe(NO3)2的物质的量为3a,则由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得:2×3a+3×a=3n(NO),n(NO)=3a,

第 8 页 共 11 页

由铁原子守恒可得:n(Fe)=3a+a=4a,由N原子守恒可得:n(HNO3)=2×3a+3×a+3a=12a,则Fe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3)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答案:(1)氧化 b (2)1∶3

(3)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22.(14分)某实验小组拟验证C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现设计以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用装置D收集气体产物,请将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

(4)产物检验:检验气体产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固体产物的方法:从B装置中取少量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_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你认为该缺陷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生CO2、H2O、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2)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3)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密度大于空

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长进短出,装置如图所示:;(4)气体为O2,

氧气是助燃性气体,检验方法为:打开集气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5)所得固体为Na2CO3,Na2CO3的检验方法为:从B装置中取少量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水,水也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干扰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物的检验,因此CO2必须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与过氧化钠反应。

答案:(1)2NaHCO3=====Na2CO3+CO2↑+H2O (2)2Na2O2+2CO2===2Na2CO3+O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 5 页 共 11 页 A.1 L 1 mol·L1 KClO3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16 g O2与16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D.1 mol Zn变为Zn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 +解析:选C KClO3是氯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构成,溶液中无氯离子,故A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错误;依据氧原子守恒计算,16 g O2与16 g O3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相同,所以氧原子数目相等,故C正确; 1 mol Zn变为Zn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A,故D错误。 -16.实验室有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BaCl2 0.2 mol·L1”的字样,下面是某同学对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