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0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 4

200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 4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19:39:39

200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0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若写在本试卷上则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考生注意:

1.请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1—6题。A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B组供使用新教材的考生完成。C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请将选定的组号填入答卷指定处,不可在A、B、C三组间交叉答题。

2.7—10题为所有考生都要完成的试题。

A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

(2)桐花万里丹山路,____ (3)____,天涯若比邻。 (4)会当凌绝顶,____

(5)诸葛亮《出师表》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 .3.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4. 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人名)。(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2分)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____

6. 从所选内容看,扁鹊医术高明表现在____(3分。请用简明的语句表达)

B组:供使用新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 (3)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4)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

(5)诸葛亮《出师表》分析后汉倾颓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____ .3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 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人名)。(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2分)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____

6 出师之际,诸葛亮说这么一段话,其用意是____(3分。请用简明的语句表达)

C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2)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 (3)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 (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

(5)《岳阳楼记》中描写“皓月”的句子有(写出一句即可)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 .3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 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人名)。(2分) 5 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2分)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_____

6 请用简明语句概括所节选的文章写了什么。____(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

粤工操舟

①粤工善为舟,越王信之,使国之造舟者皆师之。岁余言于越王曰:“臣不惟能治舟,而又能操舟。”

②檇李之役,粤工操舟,视端容寂,专心致志。然进退失措,舟行欠稳;骤遇疾风覆舟,粤工溺焉。越人皆怜之。 ③郁离子闻之曰:“是画蛇而为之足者之类也。人无问智愚,有为有不为则功成而不毁。” 【注】檇zuì李之役:公元前496年,吴越战于今浙江嘉兴。 7 词语理解:(共3分)

?粤工善为舟____ .

?下列四个出现在本文中的词语,不能解释成“制造轮船”的是____ A为舟 B治舟 C造舟 D操舟 8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3分)

越王信之,使国之造舟者皆师之。

9 檇李之战,粤工操舟而终遭灭顶之灾。其直接原因是“____”(请用原文回答),而深层的原因则是____(3分) 10 从郁离子的议论中,你明白了什么?(3分)

二、现代文(共4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4题(19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①人们写文章的目的各不相同,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出版发表,谋得稿费??但我们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阐述交流新的思想。

②一般好的散文具有三重美感。第一层是描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力求准确干练。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表达自己的深切感受。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自己独到的新思想。而这最后一层最为重要,文章思想出新则魅力无穷,就如瞬间万变的闪电划过夜空。

③古代名篇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因为它们大多展示了一种前无古人的新思想。可以说裹藏于篇中的思想,便是这些名篇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____之美,有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范仲淹独步古今的思想境界“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现了一种____之美。老实说,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长虹,主要是因为这句话——一个新思想的闪耀。

④人们或许会问,每天发表的文章千千万,我们自己也写文章,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为了完成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的任务;作为一般作者,你只要能写出自己的实际思想,和读者交流属于你的思想,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们必须要使自己的文章有思想——能发掘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新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与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力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琢磨文章的“专家”。就像跑步,一般人跑快跑慢无所谓,而百米运动员则不然,他必须跑出超越常人的成绩。

11 基础阅读(共7分)

?第③段提到了《岳阳楼记》的三重美感,依次是:①____、②意境、③____。(4分。可参考第②段开头有关散文美的三个层次)

?文章结尾以百米运动员“必须跑出超越常人的成绩”作比,强调____(3分) 12 第④段加点的“不够”指的是____不够。(3分) 13 本文标题与论点相关,请据此:(共5分)

?写出文章论点____

?这个论点之所以正确,是因为“____”(请用原文回答)

14 写作是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任务之一,读了这篇文章,你悟到了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30分)

端砚故事

①马回头村距县城八十里,偏僻闭塞,地瘠民贫。相传当年乾隆出巡,御马面对凄荒,甩颈嘶鸣回望,四蹄扎地不前,马回头由此得名。 ②岁月悠悠,此处贫困依然。唯有百岁老人恒运藏有一方名砚,远近闻名,令人向往。

③传说启功大师当年曾手抚宝砚,端详再三,又在放大镜下细细察看,沉思良久,最后确认此砚属四大名砚之端砚,乃国之重宝。

④此后,达官贵人求砚者络绎不绝,皆许以重金厚利,但得到的只能是恒运老人淡淡一笑:“老朽受用不起”。 ⑤前年,新到任的林县长进村,并未惊动村民,只是带人村里村外、地头坡上,察地形,测距离,竖标杆,取土样,要为马回头村削山修路,发展生产。一行人忙了十天半月方回转。老人捻须在手,心有所动。如今,马回头村果木飘香,猪羊肥壮;车通四衢,货运八方。老人难抑胸中之喜,眉宇间却又锁进三分忧思。 ⑥收获时节,林县长驾车拜望乡亲父老。恒运老人喜出望外,出门相迎。

⑦林县长拱手道:“前年到任,父老贫苦,我无心观赏宝物。今日是专程访砚,还望老人家赐福。” ⑧老人乐呵呵请出祖砚。但见那砚大如鱼盘,厚寸余,通体青紫,造化天成。林县长惊呼:“名不虚传,宝砚,宝砚哪!” ⑨“此话怎讲?” ⑩林县长端详再三,略一思忖:“此砚形成于水云母类粘土矿,石质上乘。因而细嫩柔和、研墨无声,是地道的端砚精品!” “识此纹理否?” 林县长谦谦一笑:“端砚之贵,贵在纹理。而此砚是‘鱼脑冻纹’——端砚十几种花纹之最。它白如晴云,松似团絮,触之欲起,呵之欲动!” “这石眼如何?”

林县长观摩再三说:“每颗石眼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瞳子居中,是谓‘活眼’。” “有见地,有见地。”恒运老人赞道,“老夫再指与你看,这七颗石眼,排为勺形,已成气象,可有名堂?” “这应该就是《嘉庆砚谱》所记‘北斗七星砚’,气象端正啊!敢问您老是如何传承了这等极品?” “所识极是啊!我先祖曾在端州为包公包青天当差,故有福缘。”?? 一席知己话后,林县长欲起身告辞。老人伸手相拦:“且慢!先祖有遗训:‘此砚非吾家所有。若有为官清正、造福一方,又知书达理、通识砚器者,当托付之。持砚在德,子孙永志。’今日老夫想了此心愿。”言罢,双手托砚,请林县长受纳。 面对老人盛情,林县长动情道:“我出身书香之门,自幼耳濡目染,故文房四宝略识一二。唯有这等好砚,只闻未见。今得如愿,已是福份。再说这等厚礼,我无功无德,如何担待(接受)?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推辞之际,林县长探询道,“您老先祖既在端州当差,可曾听说包公掷砚之事?” “那是大宋朝庆历二年,包公任端州知府期满回京,两xiù 清风,未持一砚,还将亲友所赠,尽掷于荒野。实不相瞒,家传此砚便是包大人所弃。先祖惜其乃天工所开之物,艰难寻觅,才得以保全。” 林县长听罢更加感慨:“此砚非凡,还望您老精心收藏。一可为马回头村留一镇宅之宝,此乃乡人的福份。二可以砚作鉴,将包公清正为民之风气代代相传。”

老人见林县长言辞恳切,态度肃正,只得遵命。临别,两双手久久相握?? 15 基础阅读(共3分)

?“两xiù清风”中的拼音应该写作汉字____

?第④段说众多求砚者要以重金厚利购砚,但得到的只能是恒运老人淡淡一笑:“老朽受用不起”。你觉得老人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应该是____

16 第⑥段到第段,文章围绕老人、县长和一方端砚组织了以下情节:(共6分)

?____ ?恒运老人考砚。 ?____ ?____

17 林县长识宝,第⑧段到第段记载他对端砚作的四个方面的分析。(共7分)

?这四个方面是:“石质”、“____”、“____”和“____” ?这个内容既照应了上文____ ?同时,这个内容又____

18 第⑤段写“老人难抑胸中之喜,眉宇间却又锁进三分忧思。”请分析:(共6分)

?老人难抑胸中之喜,是因为①____ ②林县长为官清正、造福一方,可托付宝砚的人出现了 ?老人之三分“忧”是忧在不知林县长①____ ②____

19 读了这个故事,从下面选一题,在答卷上写清楚是?还是?,完成作业。(8分。最少80字。) ......

?你觉得我们今天要坚持一点什么精神,请你就此发表看法。

?故事写得精妙。请你选择一个或几个角度,分析一下故事的写作艺术。

第二部分 写作(63分)

20 作文:____故事 说明:

故事在哪里?在成长的历程中,在友情的关爱中,在奉献的愉悦中,在奋斗的汗水中??

请先把标题补充完整(如写成“成长中的小故事”“学校里的新故事”等等),然后以自己的生活为内容作文。字数600以上。

200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参考答案

1 略

2 A组 挑选,选择 B组 响应

C组挑选,选择 3 A组 经历

B组 全场,所有人 C组 经历 4 略

5 A组 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转身就跑。 B组 我本来就是个平民百姓,亲身在南阳耕地。

C组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6 A组 他能很快地发现对方的病情。或能不断地发现病情的变化 B组 表明自己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 C组 小石潭之美

粤工操舟 7 ? 善于,擅长 ? D

8 越王相信他,并且让国中造船的人都以他为师。(注意“信”“使”“师”三个词语的理解) 9 “骤遇疾风(覆舟)”(1分) 驾船非其所长(2分) 10 我们不能像粤工那样做画蛇添足的事。(1分) 人不管聪明与否,做该做的事,而不做不该做的事,就能取得成功。(2

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11 ?①描述 ③哲理

?作家、思想者的文章必须表达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新思想

12 写文章只是完成传递消息、传播知识的任务,以及只写出自己的实际思想,只和读者交流属于自己的思想 13 ?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阐述交流新的思想。(目的、阐述交流、新的思想,各1分)

?文章思想出新则魅力无穷(2分)

14 虽然我们现在不是作家、思想家,但写作文时也要力求立意新、有创意,起码能写出自己的实际思想,能和读者交流属

于自己的思想

端砚故事

15 ?袖 ?我不卖

16 ?林县长访砚 ?恒运老人赠砚 ?林县长拒砚 17 ?石眼、纹理、气象

?启功大师的推断(此砚乃国之重宝)

?为下文确定林县长“知书达理、通识砚器”作了交待

18 ?①马回头村由贫变富 ?①是否能知书达理、通识砚器 ②是否能接受赠砚。 19 ?一,能点明是什么精神。二,能说清楚为什么认同这种精神。 ?一,能点出好在哪里。二,能分析其好处。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0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0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若写在本试卷上则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考生注意: 1.请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1—6题。A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B组供使用新教材的考生完成。C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请将选定的组号填入答卷指定处,不可在A、B、C三组间交叉答题。 2.7—10题为所有考生都要完成的试题。 A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共15分) 1. (1)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 (2)桐花万里丹山路,____ (3)____,天涯若比邻。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