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Fimxokw中共鼎城区委书记李秋葆在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使鼎城真正成为由一批战略企业支撑的湘西北工业重镇。
——要以上市公司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由粗放经营向高效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培育农业产业的上市企业,多渠道引进上市公司,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五年内农村基础设施投入100亿元以上,农业总产值达到99.5亿元,使鼎城农村真正成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幸福乡村。
——要突出改善民生,由片面追求财力增长向地方财力与群众收入同步增长转变。促进群众增收,推进全民创业,强化社会保障,关注弱势群体,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具体来说,2011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争资争项。要用好用足政策,积极争资争项,力争全年完成投入总规模120亿元以上。要专人专责抓投资。对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每个项目要有一名区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拿出落实方案,排出工作日程,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结账。要突出重点抓投资。及时掌握政策导向,重点围绕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农村产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大项目,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要兑现奖惩抓投资。财政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对争资争项的有功之臣进行重奖。同时,对工作不到位、影响项目落实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
2、打造灌溪工业新城。推进工业园区城市化,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
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工业税收5亿元。统筹园区管理。把灌溪、石板滩产业新城作为城市的重要板块来打造,在基础设施投入、城市管理等方面,与江南主城区一并安排、同步推进。完善园区功能。把引进三产项目摆在与引进工业项目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园区商居、餐饮、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实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企业提供功能完善的发展环境。做强工业航母。配套服务向战略项目倾斜,重点抓好投入16亿元、占地1700亩的中联重科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技扩改项目,克服一切困难,落实先期投入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在石板滩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设立300万元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发展新兴产业。巩固机械、建材、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重点围绕辰州矿业抓项目引进,努力培育有色金属深加工这一新的支柱产业。优化政务服务。继续坚持领导联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推行“一站式”服务,成立园区政务中心,所有与工业发展有关的区直单位,都要派驻专人到开发区设立服务窗口,提高服务效率。
3、打造江南文化新城。坚持以善卷道德文化为灵魂,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力争实现城市经营收益5亿元,全力打造“中华道德文化第一城”。城市经营要有新理念。站在文化的高度经营城市,让无限的文化影响取代有限的土地开发,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与效益。要以文化为支撑,大力发
展第三产业,重点抓好交通物流、娱乐休闲、房产开发等产业,发展信息、中介、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要有新思路。打造“百亿城市建设工程”,全力建设善卷文化墙、善卷文化公园、善卷文化外滩、善卷中学、善卷医院、善卷大酒店、善卷大道、善卷社区、善卷广场、善卷商业城等十大标志性工程,确保善卷文化墙、善卷中学、善卷医院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善卷文化外滩、善卷文化公园、善卷大酒店、善卷大道等项目要及时启动建设。城市管理要有新举措。狠抓文明城市创建,投入5000万元以上,重点解决路不通、灯不亮、水不畅等市民关注的“三不”问题,打造城市宜居环境。城市土地控制要有新秩序。专人专责控违拆违,坚决从重从快打击非法占有土地的人和事,确保土地资源不被侵占;人性化抓好拆迁安置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坚决维护好失地农民的利益,为城市开发营造和谐环境。市民教育要有新主题。弘扬善卷道德文化,以“从善从德”为主题,开展善德公民评选、善德故事征集宣传、“印象善卷”文艺演出等活动,教育引导市民,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4、引进上市公司,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挥农业传统优势。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75亿元以上。实施上市公司带动战略。落实隆平米业、盈成油脂、润农油茶等重点项目,支持兴达纺织、东风纺织、精为天米业、格莱水产、金标粮油、云港生物等企业实施扩改升级,积极引进、培育农业产业上市公司。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产业化水平,形成一批产业基地和农业品牌。重点抓好牛鼻滩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搭建蔬菜出口平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排查、重点调研、分步实施、公平对待,着力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排灌难”的问题,消除规划无序和投入不公等现象,增强发展后劲。年内新建通村公路150公里,改造通乡公路30公里;解决3万人以上的安全饮水问题;投入2亿元以上加强农村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发展死角,在顺利实施乌黄垸综合治理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冲天湖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城乡统筹。以工业园区、城市郊区为重点,着力打造城乡统筹先导区。实施以奖代投,加强规划指导,支持小城镇发展,努力把一批卫星镇、中心镇、重点镇建设成为经济增长的辐射点、农村产业的承载点、城乡统筹的联结点。加强农村水源保护和污染源控制,综合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
5、全力促进群众增收。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实现地方财力与群众收入同步增长。突出产业增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城镇居民增收渠道。稳定农村粮、棉、油传统产业,壮大油茶、楠竹、蔬菜、花木、柑橘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创业增收。迅速拉开网络、强化措施、培植典型,在区、乡、村三级成立专门组织,采取有力措施,为创业者提供信用担保、小额贷款、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就业增收。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统筹做好城镇困难家庭、农村低保家庭的就业帮扶工作。实施解困增收。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