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分子化学导论复习题
高分子化学导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表征聚合物分子量的参数是( D )。 A. r1 B. t1/2 C. ν D. Xn
2、聚乙烯醇的单体是( C )。
A. 乙烯醇 B. 乙醛 C. 醋酸乙烯酯
3、对缩聚反应的特征说法是错误的是( C )。 A. 无特定活性种
B. 不存在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 C. 转化率随时间明显提高
D. 在反应过程中,聚合度稳步上升
4、体型缩聚中的凝胶现象就是( C )。
A. 凝胶化 B. 自动加速效应 C. 凝固化 D. 胶体化
5、一般而言,取代基对自由基活性的影响比对单体活性的影响( A )。 A. 要大得多 B. 差不多 C. 要小得多
6、开发一种聚合物时,单体能否聚合需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进行考察。热力学上判断聚合物倾向的主要参数是 ( B )。 A. 聚合熵△S B. 聚合焓△H C. 聚合温度 D. 聚合压力
7、在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中,氯乙烯的平均聚合度主要取决于何种转移的速率常数 ( B )。
A. 溶剂 B. 单体 C. 聚合物 D. 引发剂
8、在自由基共聚中,竞聚率或其乘积为何值时,可以得到交替共聚物?( B )。
A. r1=r2=1 B. r1=r2=0 C. r1>1, r2>1 D. r1<1, r2<1
9、两种单体M1、M2共聚,r1=1.38,r2=0.78,若要得到组成均匀的共聚物,采用的手段是
( B )。
A. 恒比点加料 B. 一次加料,控制转化率 C.补加活泼单体
10、在高分子聚合中,容易制得有实用价值的嵌段共聚物的是( B )。
A. 配位聚合 B. 阴离子活性聚合 C. 自由基共聚合 D. 阳离子聚合
11、许多阴离子聚合反应都比自由基聚合反应有较快的聚合速率,主要是因为( C )。
A. 阴离子聚合的kp值大于自由基聚合的kp值
B. 阴离子聚合活性种的浓度大于自由基活性种的浓度
C. 阴离子的kp值和活性种的浓度大于自由基聚合的kp值和活性种的浓度 D. 阴离子聚合没有双基终止
12、制备全同聚丙烯的引发剂是( A )。
A. AlCl3-Al(C2H5)3 B. TiCl4- Al(C2H5)Cl2 C. VOCl3-(C2H5)2Cl 13、某工厂为了生产PVAc涂料,从经济效益和环境考虑,他们决定用( C )聚合方法。
A. 本体聚合法生产PVAc涂料 B. 悬浮聚合法生产PVAc涂料 C. 乳液聚合法生产PVAc涂料 D. 溶液聚合法生产PVAc涂料 14、乳液聚合第一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 A )。
1
A. 胶束的消失 B. 单体液滴的消失 C. 聚合速度的增加 D. 乳胶粒的形成
15、聚合物聚合度变小的化学反应是( D )。
A. 聚醋酸乙烯酯醇解 B. 聚乙烯氯化
C. 环氧树脂固化 D. 聚甲基丙烯酸酯解聚
16、高聚物受热分解时,发生侧链环化的聚合物是( C )。
A. 聚乙烯 B. 聚氯乙烯
C. 聚丙烯腈 D.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7、提纯聚合物的主要方法有( C )。
A. 精馏 B. 重结晶 C. 溶剂萃取 D.物理分离 18、下列哪一种纤维不属于三大合成纤维( B )。 A. 聚酯 B. 耐仑 C. 聚丙烯腈 D. 维尼纶
19、合成具有-NH-COO-特征基团的单体类型是( C )。 A. 二元酸+二元醇 B. 二元酸+二元胺 C. 二异氰酸酯+二元醇 D. 二元酸+一元醇 20、在缩聚反应实施方法中,对于单官能团配比等摩尔等摩尔和单体纯度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缩聚是( C )。
A. 熔融缩聚 B. 溶液缩聚 C. 界面缩聚 D. 固相缩聚 21、下列哪种组合有可能制备高分子体型聚合物( D )? A. 1-2官能度体系 B. 2-2官能度体系 C. 1-3官能度体系 D. 3-3官能度体系
22、三种引发剂在50℃下半衰期如下,其中活性最差的引发剂是( A )。
A. t1/2=71h B. t1/2=4.8h C. t1/2=20h
23、在自由聚合中,提高反应温度将导致的结果是( A )。 A. Rp↑, Xn↓ B. Rp↓,Xn↑ C. Rp↑ ,Xn↑ D. Rp↓, Xn↓
24、下列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时,分子量仅由反应温度来控制,而聚合速率又引发剂用量来
调节的是( C )。
A. 丙烯酰胺 B. 醋酸乙烯酯 C. 氯乙烯 D. 苯乙烯 25、一对单体共聚时,r1=0.5,r2=2,其共聚行为是( A )。
A.理想共聚 B. 交替共聚 C. 嵌段共聚 D. 非理想共聚
26、两种单体M1、M2共聚时,r1=0.41,r2=0.004,若要得到组成均匀的共聚物,采用的手
段是( A )。
A. 恒比点加料 B. 一次加料,控制转化率 C. f1=0.5 D. 补加不活泼单体
27、对阴离子聚合机理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C )。
A.快引发 B. 慢增长 C. 快终止 D. 无终止 28、制备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苯乙烯,应选择( B )。
A. 阳离子聚合 B. 阴离子聚合 C. 配位聚合 D. 自由基聚合 29、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制备方法不同,若要合成高密度聚乙烯应选用下列哪种
2
引发剂?( B )
A. BuLi B. TiCl4-AlR3 C. BF3-H2O D. BPO
30、在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中,使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同时是提高,可采用( A )。
A. 乳液聚合 B. 悬浮聚合 C. 溶液聚合 D. 本体聚合
31、乳液聚合第二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 B )。
A. 胶束的消失 B. 单体液滴的消失 C. 聚合速度的增加 D. 乳胶粒的形成
32、聚合物聚合度不变的化学反应是( A )。
A. 聚醋酸乙烯酯醇解 B. 聚氨基甲酸酯扩链 C. 环氧树脂固化 D. 聚甲基丙烯酸酯解聚 33、属于功能高分子的聚合物是( B )。
A. 聚酰亚胺 B.阳离子交换树脂 C. SBS热塑性弹性体 二.填空题:
1、制备尼龙-66时,先制备尼龙-66盐,再加入少量一元酸,其目的是 封锁端基 。 2、橡胶、塑料、纤维三者的分子量大小数序为 橡胶>塑料>纤维,分子间作用力的顺序为纤维>塑料>橡胶。
3、连锁聚合延长反应时间的目的是提高单体的转化率,逐步聚合延长反应时间的目的是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 。
4、1953年德国K.Ziegler以 TiCl4/AlEt3 为引发剂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制得了少支链的高结晶度的聚乙烯。
5、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 : 0.98,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37 ;邻苯二甲酸酐与等物质量的甘油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 (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6、本体聚合常采用分段聚合时为了解决 传热 问题。 7、不饱和树脂是采用 自由基聚合 方式实现交联的。 8、丙烯只能进行配位(阴离子) 聚合反应。
9、阴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碱金属 、 有机金属化合物 和 其他亲核试剂。
10、等摩尔的甘油和邻苯二甲酸酐反应,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0 ,2mol甘油和3mol邻苯二甲酸酐反应,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4 。
11、聚丙烯的立体异构包括 等规立构 、 间规立构 和无规立构。
12、尼龙66聚合过程中控制聚合度的方法是.加入少量单官能度的物质(醋酸)。 13、1954年意大利G. Natta以 T iCl3/AlEt3 为引发剂合成了等规聚丙烯。 14、己内酰胺以NaOH作引发剂制备尼龙-6 的聚合机理是 阴离子聚合 。
15、由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构成的 氧化还原 引发体系适合水溶性聚合体系。 16、聚氨酯可以看成是由 软段 和 硬段 构成的嵌段共聚物。
17、氯乙烯自由聚合时,聚合速率用 引发剂的用量 调节,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反应温度 控制。
18、阳离子聚合最主要的链终止方式是 链转移 。 19、链转移反应会造成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降低 。 三.名词解释
笼蔽效应:引发剂一般浓度很低,引发剂分子处在单体分子或溶剂的“笼子”中。在笼内分解成的初级自由基,寿命只有10-11~10-9s,必须扩散出笼子,才能引发笼外单体的聚合。否则,可能在笼内发生副反应,形成稳定分子,无谓地消耗引发剂。引发剂分子在开始
3
的瞬间被溶剂分子所包围,不能与单体分子接触,无法发生链引发反应。处于笼蔽效应中的初级自由基由于浓度高,易发生结合、歧化及诱导分解等副反应。
种子乳液聚合: 所谓种子乳液聚合,是将少量单体在有限的乳化剂条件下先乳液聚合成种子乳液(50~100nm或更小),然后将少量种子乳液(1%~3%)加入正式乳液聚合的配方中,种子胶粒被单体所溶胀,继续聚合,使粒径增大。经过多级溶胀聚合,粒径可达1~2μm或更大。
凝胶化现象:在交联型逐步聚合反应中,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先形成支链形产物,然后再转变为交联形产物。在反应的某一阶段,体系粘度突然增大,失去流动性,反应及搅拌所产生的气泡无法从体系逸出,可看到凝胶或不溶性聚合物的明显生成,这种现象称为凝胶化现象。
立构规整度:立构规整度是立构规整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分数。 引发剂效率:引发剂分解形成的初始自由基并不一定全部引发单体聚合,常有一部分自由基消耗于其它副反应。初始自由基总量中真正能够与单体反应最后生成单体自由基并开始链增长的百分率称为引发剂效率,常用f表示。
引发剂效率f→用于引发单体的引发剂量/投入引发剂的量。
反相乳液聚合: 如将丙烯酰胺水溶液、有机溶剂、油溶性引发剂、油溶性乳化剂分散成油包水型(W/O)乳液,而后聚合,就成为反相乳液聚合。
凝胶效应: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当转化率达到一定值时,聚合反应的速率增加,聚合物的分子量也随之增加的现象,称之为自动加速现象,又称为凝胶效应。
遥爪聚合物:指分子链两端都带有活性官能团的聚合物,两个官能团遥遥位居于分子链的两端,就象两个爪子,故称为遥爪聚合物。
四、判断题
1、氢卤酸不能引发烯类单体聚合是因为不能离解出足够的H+。( × ) 2、利用化学计量聚合可以合成均一分子量的聚合物。( √ ) 3、配位聚合属于连锁聚合机理。 ( √ )
4、由于配位聚合能生成立构规整聚合物,所以配位聚合等于定向聚合。 ( × )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属于共聚物。 ( × )
6、除F原子外,1,2-二取代的乙烯基单体不能进行连锁聚合的均聚反应。 ( √ )
7、动力学链长为增长速率与引发速率之比。 ( √ )
8、均聚反应时,苯乙烯的kp为145,醋酸乙烯酯的kp为2300,所以苯乙烯的活性低。 ( × )
9、离子聚合的活化能一般比自由基聚合的活化能小。 ( √ ) 10、甲醛既能阳离子聚合,也能阴离子聚合。 ( √ ) 11、阴离子聚合可用悬浮法生产。 ( × ) 12、乙丙橡胶可采用配位聚合制备,属于定向聚合。 ( × )
13、丙烯配位聚合的双金属机理能说明聚合物立构规整结构的成因。( × )
14、加聚和缩聚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均随转化率和反应程度的的增加而增加。 ( × )
15、自由基聚合时,由于链终止的活化能很低,终止速率常数远大于增长速率常数,因而增长总速率要比终止总速率小得多。( × )
16、自由基聚合时,动力学链长等于其平均聚合度,链转移后,分子链终止了,动力学链也终止了。 ( × )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