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文化结题报告
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呢?经过我们的研究讨论,有以下几点建议: ①、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过去我们在强调教育的功能和途径时,比较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而对“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则不太重视。其实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学生全面有个性化的发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普通高中的办学品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②、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是完成普通高中任务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普通高中的任务是“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任务。各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具体操作中自然诠释为升学优先,并大肆炒作高考成绩,各种媒体更是推波助澜,导致社会评价一所高中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简单到只看高考成绩。其结果是造成区域内基础教育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普通高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哪还谈得上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
养。然而,缺乏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失去校园文化的浸润和引领,简单地以分数论英雄,势必走向极端,甚至会导致学生人性的丧失和灵魂的扭曲。
事实上,普通高中的核心任务是“育人”, 而且是育出有“文化味”的人。而“升学”和“就业”只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更具体的说,普通高中的核心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成型期,学校应教育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应是一种受用终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夯实正确的思想道德基础。若因应试教育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重智轻德,造成教育的缺失,往往错过最佳教育时机,将致使学生终生难以弥补。
③、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措施
校园文化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依托,同时,校园文化又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没有必要的物质文化作基础,没有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作保障,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的引领,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开设与开发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其次,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又为校园文化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创造了机遇。高中学科课程的实施既是科学文化的传输,也是教师有特色的课堂文化的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这正是校园文化的
精髓。传承和弘扬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则是开发地方与学校选修课程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就是校园文化传输、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在校园文化中传输、构建和完善。
④、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是新课程理念创新的推动力
我国现阶段的高中课程改革大致经过先在局部试点,再在部分省市实验,后在全国逐步推广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高中课程改革理念能够被社会各界普遍接受,这说明其呼应了时代和社会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但是抽象的课程理念一遇到实际问题时,课程实施的主体——高中学校就显得束手无策。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不是个别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原因就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具体的生活、教育教学场景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它所具有的文化的独特性、复杂性是其它学校的经验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和诠释的。因此,首先,高中新课程实施学校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直面本校实情,主动重构本校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并形成本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其次,在此基础上借助于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强大推动力创造性地对统一的必修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对选修课程进行重组,对校本课程进行挖掘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本校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达到实施新课程行为方式的创新和课程制度的创新,从而实现深层次的新课程理念的创新。
为什么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我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①.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理应走在社会的前面,起示范、引领、幅射作用。
②.学校的办学效益一方面体现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更重要的一面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中介,理应受到重视。和以往相比,以前我们重视了科学文化,现在注重德育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③.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句说的好: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还的一句话: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为社会造就合格公民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新的教育方针不是有两句话:德育为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狭义的讲就是让所有家长满意。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 课题研究的方法
此次课题研究运用到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 文献研究法
四 课题研究进程 (一)总体安排
从2009年10月开始进行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定期交流每个成员的心得和研究进展情况(指导教师也要参与并进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