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湿式氧化法脱硫的生产特点与常见问题的处理

湿式氧化法脱硫的生产特点与常见问题的处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23:39:33

气后,可氧化再生。

主要控制工艺指标:总碱度17~27g/L( 0.3N~0.5N);pH值:8.0~9.0;888浓度:5×10-6~15×10-6;吸收温度:20~40℃;再生温度:30~50℃;喷射器脱硫液压力:0.2~0.3MPa。吸收液气比:≥12L/m3。

4、DDS法

DDS脱硫剂是模仿血红蛋白的载氧性能研制出来的脱硫催化剂,它是含有铁的有机络合物的多聚合物。DDS催化剂能脱无机硫、有机硫,也能脱二氧化碳。其吸收反应如下:

NaCO3+CO2(G)+H2O≒2NaHCO3 NaCO3+ H2S(G) ≒2NaHS+NaHCO3 Fe2++ H2S(G)≒FeS↓+2H+ 2Fe3++ 3H2S(G)≒Fe2S3↓+6H+ COS(G)+H2O(G) ≒H2S (G)+ CO2 (G) CS2(G)+H2O(G) ≒H2S (G)+ COS (G)

吸收后的富液经减压或加热后,其中CO2逸出,再通入空气,在DDS的催化下,富液中的S2-氧化为S,并以泡沫形式浮出,DDS溶液得以再生。再生反应如下:

2NaHCO3≒NaCO3+ CO2↑+ H2O HCO3-≒NaCO3+ CO32—↑+ H+ HS-≒S2—+ H+ 2Fe3++S2—≒2Fe2++S↓

主要控制工艺指标:总碱度≥25g/L( 0.3N~0.5N);pH值:8.0~

10.0;888浓度:5×10-6~15×10-6;吸收温度:20~50℃;NaCO3≥5g/L;Na2S2O3≤5g/L; 对笨二酚:0.5~3g/L;总铁0.05~1.5g/L。 三、 常见问题及其预防

1、堵塔

脱硫塔填料堵塞分为硫堵塞、栲胶堵塞和结晶堵塞。其中以硫堵塞最为普遍。

各种湿法脱硫装置基本上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内,就要扒塔清洗填料,处理硫堵塞,这已经成为湿法脱硫的痼疾。那么要想延长运行周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贫液悬浮硫高引起硫沉积堵塞,悬浮硫高的主要原因是再生时硫浮选效果不好。所以要控制好再生压力在满足吸氧量的同时,避免压力过高液体反激打散硫泡沫,浮选出来的泡沫层厚度要适中,在20mm左右为好。溶液中的副盐含量不可过高,否则由于粘度过大也会造成硫颗粒浮选困难。如果熔硫操作不当会引起回收清液中悬浮硫过高,这种经加热后生长的大颗粒硫进入系统后会更容易沉积,所以必须保证熔硫温度使清液达标,而且不要将清液直接回收至贫液槽,最好回收到再生槽中将大颗粒浮出。另外目前多采用加旁滤器的方式降悬浮硫,其效果显著。旁滤器有板框式、真空过滤式等供选择。

其次是脱硫塔内流动工况差引起的硫沉积堵塞,脱硫在设计时要保证有足够的高径比,使得塔内气液流动均匀,避免壁流的发生,这样气液对填料有较好的冲刷作用,可减少硫的沉积,所以要保证生产过程中脱硫液的大循环量运行。另外生产负荷不能太低,最好在额定

工况70%以上运行。通过2008年长春金宝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实践证明,?26000三段式堆积填料脱硫塔,在负荷低于设计50%工况下运行时,采用100%额定循环量,悬浮硫只有0.02g/L,运行6个月后开始出现积液现象。扒塔后发现中段填料硫膏呈环状沉积,中心较少,贴塔壁处已经干燥硬化。此现象说明,塔内气液的流动状态对硫的沉积影响很大,即便是悬浮硫不高,但是脱硫塔内硫化氢在吸收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析硫反应,析出的硫颗粒在水力条件较差的工况下也会逐渐沉积在填料层中。

栲胶堵塞的原因一是栲胶质量不好,所以要把好原料关。其次是没有按规程要求进行活化添加,这两中情况经常发生。栲胶堵塞常用碱洗的方法处理,多发生于变换后脱硫系统。

结晶堵塞主要是副盐含量过高,其原因和预防会在后面详述,这时要进行置换,将溶液的含盐量降至正常指标,结晶会溶解。

2、系统腐蚀:

系统腐蚀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电位差大造成的电腐蚀,其原因是脱硫溶液存在浓度差后产生电位差,从而引起成原电池效应的电化学腐蚀。这种腐蚀的预防首先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和避免流动死角;其次是系统溶液浓度要保持平稳,不要大起大落,加药要均匀。另一种是NaSO4引起的化学腐蚀,因为在用碱液作为吸收剂脱硫过程中,会有如下副反应发生:

Na2CO3+CO2+H2O→2NaHCO3

Na2CO3+2HCN+2S→2NaHCNS+ H2O+CO2

2NaSH+2O2→Na2S2O3+H2O HS—+2O2→SO42—+H+ S2O32—+21/2O2→2SO42—

NaHCO3是操作条件固有的反应产物,在二氧化碳分压不高时妨碍不大。而NaHCNS、Na2S2O3、Na2SO4含量之和超过100g/L就会有如下危害:碱耗升高、脱硫液粘度增大造成喷射器吸入量减少、硫收率降低等。其中的Na2SO4会引起设备的严重腐蚀,所以操作要掌握副盐生成规律,尽可能使其含量降到最低。

预防的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监测溶液的电位。根据电位的高低来判断各部位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若溶液电位低,则析硫差,此时碱耗上升,副反应增多,硫回收率下降。

若溶液电位过高,则S2O32—会继续氧化成SO42—,Na2SO4的积累会对设备、管道、阀门造成腐蚀。

所以生产中,电位控制要在-180~-220之间,能将S2—氧化成S就可以了,不要控制太高。也可以从溶液的组分来判断,如果溶液中的Na2S2O3、Na2SO4含量保持稳定不再增长,这时的电位就较合理。

还有一种腐蚀是塔内发生壁流和沟流时,脱硫塔壁会形成严重腐蚀,预防此类腐蚀就要保证一定的生产负荷下有足够的循环量,分布器良好,使塔内液体流动呈正常状态。

最后讲的是化学腐蚀与冲刷腐蚀共同作用,由于湿法脱硫系统中H2S处于湿饱和状态,与铁反应会生成FeS,其结构较为疏松,在高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气后,可氧化再生。 主要控制工艺指标:总碱度17~27g/L( 0.3N~0.5N);pH值:8.0~9.0;888浓度:5×10-6~15×10-6;吸收温度:20~40℃;再生温度:30~50℃;喷射器脱硫液压力:0.2~0.3MPa。吸收液气比:≥12L/m3。 4、DDS法 DDS脱硫剂是模仿血红蛋白的载氧性能研制出来的脱硫催化剂,它是含有铁的有机络合物的多聚合物。DDS催化剂能脱无机硫、有机硫,也能脱二氧化碳。其吸收反应如下: NaCO3+CO2(G)+H2O≒2NaHCO3 NaCO3+ H2S(G) ≒2NaHS+NaHCO3 Fe2++ H2S(G)≒FeS↓+2H+ 2Fe3++ 3H2S(G)≒Fe2S3↓+6H+ COS(G)+H2O(G) ≒H2S (G)+ CO2 (G) CS2(G)+H2O(G)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