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美国文学经典研究

美国文学经典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5:54:41

第三讲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一)受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影响

(二)以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为前提 (三)是上升时期美国时代精神的反映 (四)与清教传统有密切联系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横贯19世纪的上半叶

两个阶段:以30年代为界分为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和晚期浪漫主义文学 鼎盛时期:1836—1855年,即所谓“新英格兰超验主义” 或“美国文艺复兴” 时期。

二、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欧文与库柏

(一)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 《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 ,1820)散文随笔及故事集

《瑞普·凡·温克尔》( “Rip Van Winkle”) 《睡谷的传说》(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小说对德国民间传说进行加工,以隐喻的方式揭示出独立革命成功后,广大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的现实,也反映出欧文对革命及变革的保守态度。瑞普那种脱离主流生活的心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心态和行为模式

瑞普是一个典型的遁世者形象,是美国文学中一系列反主流、反英雄形象的开端

《睡谷的传说》(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欧文采用对比手法,诙谐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克莱恩与布鲁姆分别是新英格兰文化和西部乡村文化的代表,前者是商业化和善于钻营的,代表了一种违背自然状态的“文明”;后者则代表一种质朴自然的、充满蓬勃生机的力量。

欧文在讽刺布莱恩代表的“拜物主义”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放弃对睡谷所代表的旧传统的审视和批判。两者较量的胜负结果显示出欧文的保守立场,反映出作者对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复杂心态。

参阅:陈榕《自我消解的空间——华盛顿·欧文的小说<睡谷的传说>》 《睡谷的传说》艺术特色:

1、哥特式的气氛的营造及其自我消解。 2、夸张式的具有美国特色的幽默 tall tale 3、细致、传神、生动的描写

欧文对美国文学的贡献:

A、开拓了美国文学广阔的创作领域:能挖掘具有美国传统特色的题材反映美国现实

B、形成了艺术上独树一帜的“欧文式风格”:清新隽永、流畅自如、描写细腻、幽默风趣,促进了美国文学艺术上的不断成熟

C、将短篇小说、历史传奇和人物评传作为新颖的创作形式固定下来

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二)詹姆斯·库柏(James Cooper,1789—1851) 航海题材小说:《水手》(The Pilot) 历史传奇小说:《间谍》(The Spy) 西部小说:

皮袜子故事集(Leather Stocking Tales): 包括:《拓荒者》(The Pioneers,1823)

《最后的莫希干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1826)

纳蒂·班波 (Natty Bumppo)

《大草原》(The Prairie, 1827) 《探路者》(The Pathfinder,1840) 《猎鹿人》(The Deerslayer,1841)

《最后的莫希干人》主要人物:

纳蒂·班波 孟罗 麦格瓦 (鹰眼) 邓肯·海沃德 钦加哥 科拉 恩卡斯 艾丽斯

皮袜子故事集开美国西部小说之先河:

1、小说背景———蛮荒之地和浪漫的伊甸园

库柏敏锐地察觉了西部生活的矛盾性质,他既推崇文明,又赞美大自然;既依恋传统,又向往新的自由世界;既肯定势不可挡的现代化趋势,又惋惜古朴的、诗意的印第安原始社会的覆灭。

2、人物形象———荒原之子和文明的代言人

作为荒原之子的西部英雄往往是自然和无政府主义的象征,代表着美利坚民族不断寻求理想社会生活的愿望;东部世界的文明人在荒原里陷入困境,正突出了荒原之子的英雄品质。

3、主题和情节——文明和野蛮的冲突以及对暴力的渲染

库柏一生的努力,使浪漫主义长篇小说成为美国民族文学中的重要创作形式,为美国民族文学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

三、超验主义及其代表作家:爱默生和梭罗

(一)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 既强调名族又强调民主 1、主要著作 《论自然》(Nature) 《论美国学者》(The American Scholar) 《神学院献辞》(The Divinity School Address) 《论自助》(Self-Reliance)

(二)亨利 · 大卫 · 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1817 -1862) 《瓦尔登湖》(Walden) 《瓦尔登湖》的价值:

1、关于生活意义的思考和阐释

梭罗倡导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生活,他 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人不应该无休止地进行物质追求,而应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精神探索。 2、创造了清新而又精美的散文风格

(三)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思想的要点: (1)强调精神,反对趋物主义:

超验主义者认为,精神浸透人的心灵和自然界,物质为精神的象征;认为超灵是统治世界的精神力量,认为他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万物皆由其生并成为其一部分,超龄为人所共有,人以直觉观能与之交流。 (2)重视个体,强调自立:

爱默生认为人是至高无上的,人体精神与超灵息息相通,超龄所象征的绝对精神必须通过个体来完成;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助的个体,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自我培养、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提出世界为人而存在,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人要自信,自尊,自主,个人的完善是世界进步的基础。 (3)认为自然是上帝的象征:

在爱默生的语汇中,“上帝”“精神”“超灵”是同义语;他认为自然是超灵的外壳,是上帝灵魂的象征,认为自然是有生命的,人可以通过自然获得心灵的抚慰。

(四)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1)掀起民族意识的高潮,推动了民族文学的形成 (2)使歌颂大自然成为美国文学经久不衰的创作主题

(3)以大自然为精神象征物, 发展美国文学史上象征主义创作方法 (4)掀起了民主主义的热浪,促进了文学的个性发展

(五)超验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1、过分地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导致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忽视了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

2、对个人自由意志的强调成为后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不择手段发展自我的理论依据。

超验主义俱乐部的刊物:《日晷》(Dial)

(六)超验主义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 (1)“超灵”与儒家、道家的自然观

爱默生认同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宇宙整体观,相信世界的同源,认为“超灵”是世界的源头。

“超灵”接近儒家思想中的天命, “天命”是冥冥之中发挥作用的神秘无形的力量,他独立于人的意志而起作用。爱默生承认“天命”的权威,但不主张人在天命面前完全消极被动。

“超灵”更接近于道家化生万物的“道”,二者都是万物的源泉和归宿,都是天与人的和谐统一,都是无所不容,自在自我,都崇尚直觉与顿悟。

但爱默生的自然与儒道又有所不同。他赋予自然以某种神性;他认为自然仍然只具有工具的价值,自然应该为人服务。 (2)“直觉”与禅宗

禅宗强调印度佛教教义中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但它不是通过经院式的钻研和复杂的思辨来认识真理,而是通过顿悟来认识真理。

爱默生曾研读印度佛教经典,其中已包含了禅宗的基本精神,他在《自然》等著作中,反复强调万事万物皆有“灵”,人们必须通过直觉和顿悟认识“灵”的存在,达到一种精神升华。

(3)强调人性本善与孟子的“性善说”

爱默生强调人性本善,认为个人应该从自身做起,解放自我,才能使整个社会达到完美,与孟子的“性善说”十分接近。

(4)反对人为物役、追求精神充实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安贫乐道”

超验主义者崇尚精神,对当时泛滥于其周围的物质崇拜十分反感,并对道家的“无欲而天下足”及儒家的“安贫乐道”中找到了可以与之抗衡的东西。 (5)认识方法上偏向于综合与中国哲学的整体认知,以儒怡仕,以道养心 爱默生注意到了中国古典哲学在认知方法上偏于综合的特点,他本人的思想也有这一倾向。

(6)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取舍和转换

超验主义者从来没有放弃过“为我所用”的立场,他们的“借用”和取舍都是为了证明超验主义的观点和广泛的适用性。

爱默生同意儒家人本主义倾向,但他却不同意儒家所阐释的等级化和模式化的人际关系。

四 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麦尔维尔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长篇小说: 《红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 )《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福谷传奇》 《玉石雕像》 《范肖》 短篇小说: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 《古董戒指》 《大红宝石》 《埃莉诺小姐的斗篷》《拉帕其尼的女儿》 《预卜吉凶的画像》 《胎痔》 《利己主义,或心中之蛇》 (一)霍桑的道德观:

1、霍桑道德观点的来源: (1)对清教思想的接纳与拒斥

(2)对超验主义思考的吸收与怀疑 (3)对现实和人性的深刻体认与反思

2、霍桑道德观的主要内容:

(1)认为人性存在各种固有的恶,犯罪是人类的天性 (2)揭示了恶的根源及其危害性。根源:利己主义

(3)肯定了罪恶对灵魂的净化作用:罪恶可以使人成熟、向善 (4)提出了救世良方:忏悔赎罪,博爱仁慈和回归自然

搜索更多关于: 美国文学经典研究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三讲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一)受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影响 (二)以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为前提 (三)是上升时期美国时代精神的反映 (四)与清教传统有密切联系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横贯19世纪的上半叶 两个阶段:以30年代为界分为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和晚期浪漫主义文学 鼎盛时期:1836—1855年,即所谓“新英格兰超验主义” 或“美国文艺复兴” 时期。 二、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欧文与库柏 (一)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 《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 ,1820)散文随笔及故事集 《瑞普·凡·温克尔》( “Rip Van Winkle”) 《睡谷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