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涂装车间纯水系统操作手册
6.静止过滤器2分钟,使滤料慢慢沉降;
7.将砂滤器的“反洗/正洗”旋钮旋转到“正洗”位置,检查砂滤器的进水阀VD11和正洗排水阀VD13处于打开位置,其它自动阀关闭;
8.按下原水泵1的“启动”按钮,启动一台原水泵,水从过滤器上部流入,正洗砂滤器5-10分钟,至出水透明(最好检测SDI值合格)为止;
9.按下原水泵1的“停止”按钮,停止原水泵的运行,砂滤器正洗结束,检查各自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4.1.2 碳滤器的反洗和正洗
活性炭过滤器为防止滤料的压实和板结,也需定期反洗,以保证其过滤效果。反洗时间可根据运行时间或进、出口的压力差来确定(过滤器运行2-3天或进出口压差达到0.05-0.07Mpa时)。
反洗时,将“砂滤/碳滤”旋钮旋转到“碳滤”位置,其它步骤同砂滤器的反洗。需要说明的是,碳滤器正洗时,需要将砂滤器置于运行状态。
4.1.3 保安过滤器和终端过滤器滤芯更换
系统正常运行后,应库存备用保安过滤器和终端过滤器的滤芯。在操作过程中,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差达到0.7Kgf/cm2以上时,以及设备连续运行三个月后,就必须更换新的过滤芯。不能试图使用清洗过的滤芯,要配置与原设备中同规格的滤芯。不按要求更换滤芯,将不能保证设备性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系统停运后,打开保安过滤器排污阀,将保安过滤器内的水排尽; 2.旋开上部封头的封闭螺丝,取下上封头; 3.旋开中心管螺母,取下滤芯压盖;
4.取出滤芯,更换新的滤芯,并按原安装方式安装完成后即可开机。
20
4.2反渗透装置维护
4.2.1 反渗透系统短期和长期维护
1.冲洗:在每次停机前和开机前,应进行低压冲洗。
2.短期停运维护:系统停运时间不超过72小时的情况下,应每天启动一次反渗透系统,运行30分钟后停止,以防止膜元件失水或生长微生物。
3.长期停运维护:
系统停运时间超过72小时,必须采用化学药剂保存。
系统在保存前应进行依次化学清洗,当已知膜元件存在污染时,这一点特别重要。典型的清洗顺序如下:
用PH=11的碱溶液温和清洗系统2小时,然后杀菌并进行短时间的酸洗。如果系统在操作时原水没有结垢和金属氧化物成分,可以不用酸洗。 清洗和杀菌后,按如下步骤在10小时内进行保存:
1)排放压力容器内的空气,将元件完全浸泡在1-1.5%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中; 2) 通过关闭所有阀门使保护液隔绝空气,与空气接触将氧化亚硫酸氢钠; 3) 每周检察一次PH值,当PH值低于3时,更换保护液; 4) 至少每月更换一次保护液。
注意:在停机期间,工厂必须置于不结冰状态,温度不得超过45℃。
4.2.2 反渗透膜的清洗
原水中的杂质,诸如金属氧化物的水合物、钙的沉淀物、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很容易在RO膜的表面形成结垢和污堵,使RO膜堵塞。
RO系统前的原水预处理主要是为了除去产生膜污堵的物质,但是,预处理设备会由于操作和其他原因,不能完全控制有害物质。因此,膜元件的定期化学清洗是必不可少的。
一套具有完善操作,配有得当的前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并不需要经常的清洗。当前处理运转不正常或供水失调时,才会导致系统频繁的要求清洗。以下推荐的是系统清洗应遵循的步骤。
4.2.2.1清洗条件
21
当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现象时,即说明反渗透系统有结垢和堵塞发生,此时,应考虑化学清洗。
1)正常条件下,产水量下降10%-15%; 2)温度校正后给水压力提高10%-15%;
3)产品水质量下降10%-15%,既盐透过率增加10%-15%; 4)系统压差升高10%-15%。
以上的基准比较条件取自系统经过最初48小时运行后的操作性能参数。 注意:
a.日常操作时必须按要求记录每一段压力容器间的压差,随着元件内进水通道被堵塞,压差将增加。
b.如果进水温度降低,膜元件产水量也会下降,这是正常现象而非膜的污染所致。 c.预处理、压力控制等失常或回收率的增加等均会导致产水量和透盐率的变化。当观察到系统出现问题时,此时元件可能并不需要清洗,但应该首先考虑以上几类原因。
4.2.2.2膜元件清洗前的准备
1. 判定膜表面的阻塞物的性质: 可通过检查膜元件进水端的沉积物或保安过滤器滤芯上的沉积物等判断;
2. 选择适当的清洗药剂,可参照膜厂家提供的资料;
3. 清洗膜元件时, 不得超过下列的温度和PH值范围: PH 2-11,温度<40℃。 4. 清洗膜元件最好使用反渗透的产品水。在系统恢复正常操作压力和流量之前应采用低压和低流量水将残余清洗液从膜中冲出。清洗前不必拆去进口或渗透液出口探头。
4.2.2.3 膜元件清洗步骤
1) 检查清洗系统完好,将电控柜上的“手动/自动”旋钮旋转到“手动”位置,“工
作和清洗”旋钮旋到“清洗”位置;
2) 在清洗箱中配制和混合适当的清洗溶液(用RO产品水配置药液),并检查溶液的PH值。
在进入RO前,保证所有的药品溶解并混合均匀,溶液为透明无色;
打开清洗泵的进口阀V24、循环阀门V26,关闭出口阀V25,手动按下清洗泵的“启动”按钮,启动清洗泵,让清洗液循环2-3分钟,将药业混合均匀后停止清洗泵。 3) 利用清洗泵将清洗液低压打入待清洗的压力容器中,取代原有的处理水。泵压力应低
22
到无渗透液流出,此时应将浓水排放,避免回到清洗箱冲淡药液;
打开清洗进水阀门V25,一级清洗进水阀V18、一级浓水排水阀V19、V21和纯水排放阀V23,关闭其它阀门。启动清洗水泵,将药剂打入到膜元件中。
4) 循环清洗:当压力容器中充满清洗液后,循环过程中观察碱性溶液或清洗后溶液的浊
度,如清洗液变色或变的较浑浊,则重新准备清洗溶液再开始。如用酸清洗时,要检查PH值,当PH增高0.5单位时,应再加酸;
5) 浸泡:关闭清洗泵,让清洗液保留在容器中,浸泡。时间可根据污垢的情况确定,有
时需要1到几个小时;
6) 高流量循环:开启清洗泵,以表中所示的流速循环运行约30-60分钟(见表1)然后
排掉清洗箱中的清洗液,建议比较清洗前后的溶液情况,以确定清洗效果; 7) 冲洗:将清洗水箱内注满纯水或过滤后的水,打开一级系统的排水阀V20、V22,关闭
循环阀门V19和V23,启动清洗水泵,冲洗系统,将残余的清洗溶液冲洗干净; 8) 重新启动系统时,应将渗透液排放至少10分钟,防止渗透液方积存有清洗液,影响
RO系统的出水品质。 注意:
1) 充足的时间是确保有效清洗的条件。严重阻塞的膜元件要求预先浸泡和更长的循环清洗时间。
2) 清洗系统前,应先检查清洗过滤器中的滤芯,最好更换新的滤芯后再进行清洗,以免旧的滤芯中的杂质在清洗过程中溶解到清洗液中,污染膜元件。
3) 排放前须对残余化学品进行中和处理。清洗前应查阅污水排放和化学处理水排放的地方要求。
表1: *清洗压力 (bar) 1.5-4.0 1.5-4.0
*取决于压力容器内元件数量。
元件直径 (in) 4 8 每支压力容器的流量值 (gpm) 8-10 30-40 (m3/hr) 1.8-2.3 6.0-9.1 附1:清洗液配方
2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