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襄樊市致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介绍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湖北省襄樊市致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介绍
襄樊市致远中学是一所有着近四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近年来,学校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2009年学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督导评估的回访认定,在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进程中,我校积极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秉承“明志、致远、成学、广才”的办学理念,实现让学生“品行端正,积极进取,人格健康,有理想、会学习、守纪律、会合作、会生活的创新性、学习型人才”的目标。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先“动”后“常”、稳步推进。
第一步:“动起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我校自2010年介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升为课程观念,促进任课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的做法是“两个培训”、“两个落实”、“四个努力” 一、“两个培训”:
1、教师培训。要想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课程变成现实,首先要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比什么都重要。首先是以李后兵校长为首的学校行政一班人思想的解放,深刻认识到长期以来学科教学模式下形成的痼疾深深植根于我们老师的脑海里,已经成为推动这一课程开展的强大阻力。原因找出后,那就是付诸行动,首先是进行行政领导的培训,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随之是对教师的培训,教师才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主力军。学校于是采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培训方式[诸如主办专题会议、利用网络资源(网站)、校园广播等],既有请进来也有走出去,做到集体培训和个别辅导相
结合。学校先后共进行多次专题讲座。同时还加强了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操作平台的使用培训,高二老师做到人人都会操作应用。
2、学生培训。我校2009级高二共14个教学班,通过课堂教学,广播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印了《襄樊市致远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手册》。加强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操作平台的使用培训,做到全体学生人人都会操作使用。 二、“两个落实”:
1、人员落实,成立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由魏富强副校长和杨芳莉副校长亲自担任正组长,阮二毛、董承林、邢江华、张长权为副组长,保证了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领导。
2、政策落实,建立激励机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分占整个毕业学分的15%以上,一定要让每一个教师、学生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有了这两项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就“活”了起来,“动”了起来,也像一阵风似的“火”了起来。为了能让这把“火”持续地燃烧下去,学校趁热打铁从以下四方面做了努力: 三、“四个努力”:
1、以校为本,因地制宜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师资队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教师是个关键问题。师资缺乏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怎么办?学校要求高二年级教师全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任教师任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分别任各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还充分发挥我校近几年引进一批
高素质的年轻老师的作用,让他们和每个活动班级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起共同组织、实施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快一支结合我校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队伍形成了。
2、多管齐下,有的放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训 综合实践课课程是一个由师生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所以这种课程资源的深入、持续发展与获取,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途经的系统培训,主要培训方式有以下四种:
(1)专题讲座——“引导”。活动伊始,我们就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任教师对我校高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实行理论培训和指导,先后举办了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操作”等专题讲座,从理论与操作两个层面同步实施,齐头并进,从中引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引导教师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结合实际确定本班的活动目标、活动主题。
(2)专题研讨——“突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选择上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的生活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针对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社区环境、人文传统、自然资源??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了116个主题供学生们选择
(3)经验交流——“提升”。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与学生们可以说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定主题,搞研究,做“学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学校就及时了利用活动课程中新创生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研讨,从中切实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从而着力提高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的能力。如政治学科老师指导的学生课题“关于想法那市民献血问题”、“ 襄樊房市调查”等等。
3、整体规划,“四动”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契入点” 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四动”策略,在“动”中求突破,求发展。“四动”就是指“带动”、“启动”、“联动”和“促动”。
(1)骨干先行——“带动”。学校充分挖掘学校所有教师的智力资源,选取学校的骨干教师和近几年引进的年轻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骨干教师,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在不断出“问题”中学会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操作平台最初使用是个难点,我们首先从培训骨干教师入手,一起学习,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找省里领导老师请教(通过与课改亭台管理员,省基教科电话,传真,QQ联系)然后就是对学生的培训,做到老师和学生人人都会操作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校园网络的作用,培训讲座多次,骨干的带动作用很快显现出来。
(2)活动用书——“启动”。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无教材”的新课程,教师们感到压力很大,但通过实践,我们也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尽管没有固定模式,但有基本思路,比如:一要选题,二要制定方案,三要过程体验,四要交流成果。让那些还没有真正进入活动的状态的班级,特别是让那些课程开发能力比较弱的教师也跟着动了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让教师们逐步从有“活动用书”再向无“活动用书”过渡,让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
(3)问题研讨——“联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以后,我们发现开展一项专项活动仅靠几位指导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