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必备最全整理初中化学知识点 - 图文
什么条件发生反应C、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E、反应前后质量守恒F、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48、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与书写格式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①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标在其对应的化学式下面,②把题中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标在相应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的写出答案。
例:10g氢气在多少克氯气中燃烧,同时生成多少克氯化氢气体? 解题步骤 书写格式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设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x (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H2+ Cl2 点燃 2HCl (3)找: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 2 2?(1+35.5) 10g x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22?(1?35.5)?解得x=365g 10gx(5)答:简明的写出答案 答:生成365克氯化氢气体 49、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 微观 化学式含义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以H2O为例 表示水这种物质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一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用语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如下图所示:
表示粒子个数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元素的化合价数xRy±nn±表示1个分子所含的原子个数
25
50、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某原子个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另一原子个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 By
A元素:B元素=B原子个数(x个)×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个)×B的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原子个数?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100%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某元素的质量×100%
物质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100%
混合物的总质量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的质量分数(4)物质的质量分数=
=
(5)A原子的个数:B原子的个数=x:y
例:Al2O3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2:3
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27×2:16×3=9:8
2?27?100%?52.9%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2?27?16?351、溶液的相关计算
(1)溶质必须是已溶解的,未溶解的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3)以下公式必须先满足的前提条件: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
①
溶解度溶质质量析出晶体的质量== 100克溶剂质量蒸发溶剂的质量②
溶解度溶质质量 =
100克?溶解度溶液质量 ③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解度:100克:(100克+溶解度) (4)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100%=×1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5)加水稀释浓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增加水的质量为m)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m)×稀溶液质量质量分数
26
5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 (1)2KClO3 ?、MnO2 2KCl +3O2↑ (2)2KMnO4 ? K2MnO4+MnO2+O2↑ (3)H2O2
MnO2H2O+O2↑(不需加热)
(4)气体的收集方法:排水法:收集不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O2 、H2 、CH4 、CO等,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气体,如CO2 、O2 、HCl。瓶口向下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气体,如H2、CH4 、NH3。
(5)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否则不满。
(6)鉴别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气体里,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53、实验室制取CO2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3)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5)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6)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54、化学实验
(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
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
(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 (6)平底烧瓶:用作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器,可加热,要下垫石棉网。
(7)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8)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
(9)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
27
格的量筒。不能作反应器,不能溶解物质,不能加热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小, 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大。 (10)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11)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吸满液体的滴管不 能倒置。
(1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否则气密性不好。
(13)连接仪器:连接玻璃管和橡皮塞或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以便能简便、轻松的连接),再小心用力转动插入。给试管、玻璃容器盖橡皮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去(易造成容器底部破裂)。
(14)蒸发: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了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加热过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放在石棉网上。
55、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56、常见物质及离子的检验
气体 O2 检验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水珠出现,石灰水不变浑浊 黑色氧化铜变红,白色硫酸铜变蓝 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没有水珠出现,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氧化铜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现象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再向小烧杯中倒入石灰水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CO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再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 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再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HCl 通入水里,滴入硝酸银溶液和 稀硝酸
H2 28
NH3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现象 1)变红 4) 固体溶解 2)pH<7 5)有气泡产生 3)有气泡产生 6)固体溶解 变蓝 pH>7 变红 生成蓝色沉淀(或红褐色沉淀)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先无沉淀生成,后产生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离子 使用试剂 1)紫色石蕊试液 4)金属氧化物 H+ 2)pH试纸 5)碳酸盐 3)加入锌粒 6)不溶性碱 1)紫色石蕊试液 2)pH试纸 OH- 3)无色酚酞试液 4)硫酸铜(或氯化铁)溶液 CO32- 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1)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2-SO4 2)先稀盐酸,后氯化钡溶液 Cl- +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用酒精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石蕊NH4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纸变蓝 试管口。 57、金属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2)金属的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应考虑的因素有:价格、资源、美观、是否易于回收等。
(4)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各物质以单质形式存在,保持各自单质的化学性质)。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要大,熔点比纯金属低。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要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的抗腐蚀性能好,所以日常生活中较多的使用合金。
(5)铁制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锈蚀。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没有水存在时不会生锈。
(6)除去铁锈的方法:A、物理方法,用刀刮,砂纸打磨
B、化学方法:利用铁锈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性质除锈,用酸除锈,要控制酸不要过量,并且不宜长时间浸泡在酸溶液中。 (7)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B、在铁制品表面涂抹油漆、镀上耐腐蚀的金属 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
D、避免与酸等易于金属发生反应的物质接触。
2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