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毛中特第三章教案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官僚资本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结合在一起,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官僚资本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垄断资本,即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家资本;二是蒋、宋、孔、陈和其它官僚、军阀所有的私人资本。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为什么要保护民族工商业呢?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从五四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马路天使》是由袁牧之自编、自导,赵丹、周璇主演的一部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艺术成就的现实主义优秀影片,本片堪称中国30年代有声片的经典。
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赞美的“风格极为独特,而且是典型中国式”的影片。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刻画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歌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匠、小报摊主等一群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他们生活的痛苦和悲惨的命运,具有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些出身卑微的贫苦青年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极度匮乏,多年的动荡与战乱也使得他们孤苦伶仃、家破人亡,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在艰难的岁月中互相扶持、苦中作乐,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片中运用活泼的喜剧手法传达了深沉的悲剧性内容,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含蓄而又辛辣的嘲讽。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小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在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发展方向。 思考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旁批栏:
9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
课 名: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 师: 黄东亚 班 级: 建筑工程ZK1201等 编写时间: 2013年4月 课题: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授课时数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教学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 教学步骤及内容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旁批栏: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 步探索的过程。 在西方,无论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无产阶级革命,几乎都是在大城市 展开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无产阶级革命的重点也总是放 在城市。俄国1917年的十月革命正是实践“以城市为中心”成功的典型。 从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似乎成为共 产党人夺取革命胜利的惟一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 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 1927年秋,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过程中,在久攻长沙不 下的情况下,依然决然地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将武装起义的主攻方向由 中心城市转向了湘赣边界的农村,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 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从1936年12月到1939年12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 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 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进一步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了完 整的理论形态,并成为全党的共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0
近代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认为,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首先,毛泽东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入手进行了分析。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反帝反封
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旁批栏: 农民为主体的战争。
第三,由于异常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农村则是 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
其次,毛泽东具体分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那么,如何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目标呢?毛泽东认为,必须坚持“工 农武装割据”,正确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 系。并指出,“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内容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 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 合的思想。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 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 扩大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发动农民,根据地就失去了群众基 础,因而也不可能得到巩固。所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都离不开土地革 命。 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就 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即使进行了土地革命也不能巩固其成果。同样, 没有武装斗争,也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因此,进行土地 革命和建设革命根据地都离不开武装斗争。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农村根据地是支持 革命斗争的人力物力的主要来源,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有了巩固的农 村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才能有可靠的依托,土地革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因此,为了使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获得胜利并得到巩固和发展,就必须加强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 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7月7日纪念抗战两周年时,华北联合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校长成 仿吾请毛泽东给师生们做报告。毛泽东饶有趣味地引用了《封神演义》里的 一段故事,勉励同学们奔赴抗日前线。他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 尊送给了他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送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游击战争、革命中心的团结。会场顿时热闹起来,笑声一片。这就是“三大法宝”的最初由来。同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1
旁批栏: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