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必修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 图文
第
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教学目标]
1.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 尝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解决生活中和糖、脂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养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难点]
1. 多糖的种类。 2.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问题情景,兴趣导入: 创设情景一: 同学们是否有不吃早餐或早餐没吃饱的经历,如果有在上午第四节课时会有何感受? 引入 创设情景二: 多媒体展示家庭一般的食谱,讨论这些食物含有的能量一样吗? 哪些食物能尽快补充能量呢? 通过与同学们一起解答上面的问题,得出结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的概念:关于碳水化合物名称的起源,可举例说明;哪些糖类不是“碳水化合物”,举例说明概念的发展。 了解糖类的分类依据,把握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细胞能。 中的单糖:不能再分的糖。常见单糖(主要类型:五碳糖类 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它们的分子式)及分布、功能(着重强调葡萄糖是细胞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五碳糖构成核酸)。 二糖:水解时能够形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媒体展示“图2-11 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指导学生分析,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几种主要的二糖及它们的组成和思考讨论 1. 切身体会现实情 况,活跃课堂气氛,踊跃发言: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很饿,头晕,积极性。 没感觉?? 2. 学生充分发表自 己的意见,人人争做课堂的主人。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团队合作意识。 预习思1. 通过谈话、讨论、考: 学生发表是否赞成的1.糖类都意见,形成民主的课甜吗?甜的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物质都是糖自己才是课堂真正的吗? 主人,初步体现“以2.日常生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活中都接触2. 初步培养学生的到哪些糖?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如何分类? 能力。进一步培养学3.结合教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团材,试列举队合作意识。 糖的主要类型、分布与功能。 水解产物。 多糖:水解时可形成3个及3个以上单糖的糖。主要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等多糖的分布(存在生物及部分)和作用。 指导学生完成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一览表(见板书设计)。 创设情景三: 人如果摄食太多的糖会怎么样呢? 发胖其实是人的脂肪过多.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那么脂肪又有何作用呢? 多媒体展示问题: 1.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什么? 2.常见的脂质有哪些?它们各有何作用? 3.在人和动物体内,脂肪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 4.在日常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含脂肪较高的植物有哪些?脂肪主要在这些植物的什么器官? 细胞学生活动 中的学生阅读课本,对照屏幕展示问题逐一解决(教师适当脂质 给予提示)。 同时指出脂肪是脂质的一种.阅读书本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脂肪与脂质的关系 2.脂质的分类、分布、溶解性及功能 结合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完成:脂质的分类、分布、组成元素、溶解性及功能一览表(见板书设计)。 总结:脂肪不等于脂质,脂肪只是脂质的一种,依据脂质的功能可分为储存脂类、结构脂类和功能脂类,依据化学本质可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类。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肪几类有机物有哪些共有特点?这些小单位以什么相连?形成形式是怎样的?(都含C、H、O元素,都由小单位连接而成;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碳原子的连接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大分子形成的基本方式都是脱水缩合。) 2.如何理解“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和“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两句话?(有机物是生物的基本元素,碳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同是,碳原子的结构也是其作为有机物基本元素的基础。) 学生回答 1. 发胖? 根据自己 的实际生活2. 经验对脂肪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同学阅读3. 讨论 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完全放开课堂,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完全由被动变成主动。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结合碳原子1. 培养学生的归纳的结构,思总结能力。 考并回答相 关问题。 2. 复习与巩固已学知识,同时为下一知识点做铺垫。 1. 识记并在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 2. 欣赏图片,产生共鸣。热爱运动,热爱生命。 主要从组成、分类(分类依据)、分布、功能几方面进行。 小结 屏显:刘翔110米跨栏图片。 结束语:生命在于运动。 练习 介绍本节的主要题型及解答的基本方法。 课后练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