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答案:
一.17.(3分)(1)跟从,随从 (2)第二年 (3)下雨(各1分) 18.(4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分) 19.(4分)关心人民疾苦(2分,意思对即可。答“喜雨”给1分) 与民同乐(2分,意思对即可) 20.(4分)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21.(4分)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二.译文:山把水作为自己身体内的血脉,把草木作为体毛和头发,把雾气和云霞作为神韵风采,所以,山得到水就会鲜活,得到草木就会美丽而有光彩,得到雾气和云霞就会秀丽妩媚。水把山作为脸面,把亭榭作为眉毛和眼睛,把渔夫垂钓作为风采神韵,所以水得到山就会妩媚,得到亭榭就会明朗畅快,得到渔夫垂钓就会开阔豁达,这就是山和水的构思布局。 6.答案:(1)像鸟的翅膀 (2)命名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7.答案:C 评分:选对得2分。8.答案:(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9.答案示例: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评分:写出1个得1分,共2分。10.答案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评分: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充分得2分,共3分。
三.19. (1)处所、地方 (2)爱好,喜欢(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就 20. .(1)忘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2)环绕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 (或:滁州城四周都是山)21.(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四.11.边境 告诉(对??说) 遮蔽(遮盖) 离开(离去) 12. D 13.翻译略
14.①持嘲讽、讥笑态度。富和尚强调客观条件。害怕困难,还嘲笑贫和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学生能联系实际,谈“我们要敢于实践,勇于克服困难,这样才能有所作为”也可。(第二问的答案,言之成理既可。
②表现了作者不因被贬而苦闷,寄情于山水的旷达胸襟(或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或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若只回答出对“醉”、“乐”的理解,而无评价,给1分)
五.世上有喜欢把字的笔划写得很肥腴的人,这种(笔划肥腴的)字就像皮很厚的馒头,吃起来不能说它的味道不好,但是它的形状太不受看了。写字的法则的失传,将及五十年了。近来(有的人)稍微知道书法是“写”出来的,但是能达到前代高手水平的,恐怕没有三两个人。前代的人对于书法大多是行家里手,但是只有德才兼备的人(的书迹)才传流至今。后代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只从“书法”的表面意义上来追求,却不知道以前善于书法的(人)连同他的书迹一起泯灭了的简直数不胜数(太多了)。假设颜真卿的书法并不好,但是后人(由于敬重他的人品)见到他的书迹也必然珍爱有加。杨凝式(公元873--954.五代书家,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旧五代史》有[杨凝式传])用梗直的言辞来规劝他的父亲(因《旧五代史》不在手边,此事待查)其高洁的操守呈现于艰难危急的时节。李建中(公元945--1913.宋初书家)清介谨慎温和雅致的性情,让爱他书法的人兼爱他的为人呀。难道不是因为这些才让他们的书迹流传到现在的吗?并不是前代的那些德才兼备的人物
都是书法高手,因为只有贤明之人才被(后人)记住,剩下的(人)全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后人再也见不到了
18、①小孩子 ②酣畅、痛快③消失、断绝④以??为宝 19、A
20、①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②并不是自古以来的贤人哲士一定能够写出好的书法,只有真正好的书法能保存下来罢了。
21、《醉翁亭记》体现了欧阳修在仕途失意时“与民同乐”的恬淡、豁达的情怀;《书学集成》则呈现了欧阳修在书法之论中寄予了追求卓越的理想。
六.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春天采摘幽香的山花,大旱天托庇在乔木下乘凉,到了秋冬两季,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明净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于是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的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20.①滋长 ②命名 21.①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②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 22.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 23.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 24.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备,精确熨帖。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异:乙文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七.7.①是 ②因(因为) ③在朝廷上做官
④以??为乐(为??感到快乐,把??当作快乐)(每个1分,共4分) 8.①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为什么呢)?(兼顾加点词的翻译,酌情处理,本题2分)
②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这样做却(还)不能称王(统一天下)的,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兼顾加点词的翻译,酌情处理,本题2分) 9.与民同乐(或 “民本”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 10.孟子的“忧乐观”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忧乐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各2分,共4分)
11.要求:语言流畅、精练、有文采,内容符合人物事迹。(4分)(酌情给分,人物1分,颁奖词3分,只写人物,没写颁奖词不给分)
《岳阳楼记(主旨选段)》和《醉翁亭记(主旨选段)》训练题(薛集)答案:1、①求:探索 之:的 心:思想感情 ②之:的 为:心理活动 ③以:为 ④庙堂:指朝廷 则:那么就 其:他的 ⑤而:可是 其:他们 ⑥其:他们 以:用 者:的人 ⑦微:没有 归:归依 ⑧从:跟从 ⑨翳:遮盖 ⑩谓:是 2、C 3、①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理。②为因为外物的好坏、我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③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④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⑤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⑥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4、抒情 议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迷以文者,太守也 5、“忧” 醉 乐 6、在逆境中仍能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阅读训练题答案 1 (1) 一:全 (2)以 :因
(3) 发: 开放 (4) 后:在~~~~之后 (5) 陈:摆开 (6) 归:聚拢 (7) 负:背着东西 2:D 3:A
4: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或: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5:B 6:忧 醉与乐 7:C
8:(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4)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显得得昏暗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夏天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秋天天高气爽,冬天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6)苍颜白 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9.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民同乐
《岳阳楼记(写景选段)》和《醉翁亭记(写景选段)》训练题答案: 1、日光;迫近; 在;来 2、D 3、略 4、悲凉;阳光灿烂;悲;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早晚;四季;山水之乐;与民同乐
在逆境中仍能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
(甲)《岳阳楼记(写景选段)》和(乙)《醉翁亭记(写景选段)》训练题(四中)答案:1.尽;昏暗 2.D 3.(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2)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4.(1)外界景物好,自己的得而喜;(2)外界环境坏,自己的失而悲。 5.唐贤今人诗赋,水落石出 6.洞庭湖雄伟景色、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两者不同表现在:甲概括描写,乙紧扣朝暮、四季特征具体描写。 7.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甲)《醉翁亭记(写景选段)》和(乙)《岳阳楼记(写景选段)》训练题(四中)答案: 1、(1)背着 (2)摆放) (3)国都) (4)全 2、B 3、(1)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2)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4、D 5、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的“览物之情”是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
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 “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范仲淹的立足点是“民”,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6、略
(甲)《岳阳楼记(写景选段)》和(乙)《醉翁亭记(写景选段)》训练题(四中)答案:1、(1) 晖:日光 (2) 秀:滋长 (3)好的,美的 (4)香花 2、C 3、(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2)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或前人之述备矣)(1分) 而乐亦无穷也(1分) 不同点:①﹝甲﹞写水景,﹝乙﹞写山景 ②﹝甲﹞写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四季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阔大壮观,﹝乙﹞写景注重秀美多变。(答案不仅限此,意思对即给分,答对两个意思就给满分。
《岳阳楼记(主旨选段)》和《醉翁亭记(主旨选段)》训练题(三中)答案:1、探求 代词,他们 2、D 3.他一定会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4.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 “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 民同乐 “乐” (2)抒情和议论 日暮醉归 描写 叙事 抒情 议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